为在“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伟大征程中有更大更多作为,青海师范大学紧密对接国家特别是青海生态立省发展战略需求,努力强化生态领域科学研究能力。
在生态立省战略研究领域形成优势
依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及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学科,重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响应机制、高原自然灾害机理与防治、青藏高原生态水文与水资源、地道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攻方向,在生态立省战略的诸多研究领域形成了研究优势,有力地提升了服务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王文颖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曾获全国十佳社团荣誉称号的青海师范大学“蓝眼睛”协会(学生社团)长期致力于青海生态保护。
高原生态重点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
重点建设“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力争建成一个国家级青藏高原生态水文与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同时,学校不断加强生态领域研究的对外合作,积极联合兰州大学共建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服务我省“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2016年,学校整体引进著名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创新团队。
在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上主动作为
立足青海绿色发展新要求,旅游业发展新定位,转型发展新趋势,利用老校区的区位优势和商业价值,以及旅游专业的比较优势,把北校区建成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以及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空乘本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在省教育厅、旅游局的支持下,牵头组建青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将旅游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衔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培养旅游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助推高原“旅游名省”目标的实现。(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