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闹春:正月里的狂欢盛典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2-10 10:15    编辑: 陈悦         

  正月里的河湟大地,不管是偏僻山乡,还是闹市街巷,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天高气爽,湟水两岸到处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在乐都地区,200余支乡村社火队踏着幸福的鼓点,唱着欢快的秧歌走乡串村,其中几十支特色社火队遥相呼应地走进碾伯古城,摆起长龙,蔚为壮观。一时间,乐都山川五光十色,万紫千红,欢闹的社火掀起了欢庆的高潮,喜庆的气氛弥漫在城乡,形成正月里的狂欢盛典。

  遍布城乡的乐都春节、元宵节社火,是河湟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渊源关系。乐都社火也是从古人崇拜自然的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作为民间文艺形式,乐都社火深植于群众中,有着广泛深厚的基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经久不衰。尤其是随着春节的到来,乐都群众用“耍社火”这一艺术形式来欢度春节,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康,从而成为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乐都社火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艺在内的综合性文艺演出,节目繁多,包罗万象,有秧歌、龙灯、狮子、牦牛、旱船、骑驴、高台、高跷、大头罗汉、胖婆娘等。其中仅舞蹈就有道具舞(旱船、狮子舞、龙舞、金钱棍、滚灯等),情绪舞(八大光棍、拉花姐等),哑剧舞(拉牦牛、骑毛驴等),鼓舞(花鼓、腰鼓、太平鼓等),面具舞(大头罗汉等),杂剧舞(高台、高跷、低跷等),表演精彩,引人入胜。

  乐都社火从腊月开始准备,正月正式演出,演出时间一般都是正月初七八开始,正月十六结束。

  各社火队的演出都是在本村街道、巷道里边行走边演唱。歌舞几圈后,再到村里地方开阔的大场和院落宽敞的人家演出。在街道、巷道里边行边演的社火叫做“过街社火”,在大场、人家演出的称为“坐场社火”。有些村庄白天表演“过街社火”,晚上则表演“坐场社火”。在表演中,还根据主人要求和实际情况,配合社火表演,演出《天官赐福》《麒麟送子》《刘海撒金钱》等传统眉户、秦腔折子戏。

  社火队出发了,敲锣打鼓吹拉琴,披红挂彩好不热闹。走在最前面的是报儿,头戴没有顶的草帽,反穿皮袄,用牙膏沫了眉和胡须,再戴一架用萝卜做成的“眼镜”,骑马上边走边报:“报儿报得好,明年柴垛高”;“报儿报响,钱财万两。”报儿走了,灯官老爷满脸黑,头戴乌纱帽,身着红袍,倒骑在牛背上,高喊一声“伙计们开始!”

  此时,开场打道的哑巴、胖婆娘、卖膏药的等角色便依次上场。哑巴头戴烂了顶的破草帽,反穿皮袄,脸用锅灰大油抹得油黑,赤着脚,腰间系着铃铛;胖婆娘头上戴绿手帕,身着红衣服,屁股上垫一个枕头,肚子上垫一个枕头,看起来又大又胖又丑。胖婆娘扭来扭去,冷不防还要拿针刺人,卖膏药的挑着担子,边走边嚷。

  场子打开,表演开始。十二个汉子一条青龙,十二个汉子一条黄龙,两条龙时而盘旋,时而腾飞。两名手持银剑的少年领着狮子,那狮子雄壮威武,舞动着绣球。船姑娘抬着纱船,和着音乐节拍摇啊摇。花鼓、太平鼓响起来了,秧歌队别具一格,少男少女踏着青春舞步款款走来,那红绸一落一起,宛如天上的彩虹,还有其他杂项表演。真是阵容庞大,五光十色。

  乐都社火花样较多,一般演出的顺序和形式是由前场、龙舞、狮舞、旱船、民乐队、小唱、八大光棍、彩车队、高跷、腰鼓、亭子等组成,在这些节目中,除场内依次表演的“内场”节目外,还有《傻公子送媳妇》《妖婆》《大头和尚》《武大郎卖炊饼》等的“外场”节目,随时穿行于队伍之间和“内场”周围。

  前场是由横幅、锣鼓队、彩旗队、“灯官”及随行人员和秧歌手组成,然后是锣鼓队、彩旗队和“灯官”。前场的主要作用是鸣锣开道,制造声势,烘托场景,渲染气氛。“灯官”是社火队的统帅。“灯官”又称“春官”,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官”是至上的。 “灯官”头戴黑乌纱,身着红官服,手持“笏板”,又有旌旗、“万民伞”和三班六房、“师爷”、兵卒、半副銮驾相随,带领着秧歌队、狮子舞、旱船等一行人马,在“咚咚,嚓”的鼓点声中走来,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人们摆香案,设供品,燃放鞭炮迎接。

  “灯官”演出时,先由秧歌手唱秧歌。“灯官”念出吉祥如意的说词,秧歌手同时唱到:“大老爷听、大老爷听,大老爷你是个有命的人。骑白马、踩银镫,一等儿一等儿往上升。”

  舞龙是社火表演中较为重要的节目。出场前先是一阵欢腾的锣鼓声,顷刻两条彩龙“腾空而降”。一条是表示国泰民安的“黄龙”,一条是象征风调雨顺的“青龙”。由一人手持长把夜明珠领龙,若干人撑龙头龙身,踏着锣鼓点数,做出“二龙戏珠”“蛟龙出海”等屈伸自如的动作花样。有的社火队只耍一条龙,有的社火队也耍好几条龙,如高店镇的社火队有九条龙,可谓阵容庞大,气势雄伟。

  舞狮又称“狮子舞”“耍狮子”,“舞狮”是锣鼓伴奏节目。两人顶着“狮子”,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舞蹈,做出跳跃、打滚和登桌子等精彩动作。狮子威武凶猛,象征吉祥如意,寄托着人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同龙舞一样,狮舞在“过街”表演时无乐器伴奏,在“坐场”表演时则以锣鼓伴奏,表现搔痒、舔毛、打滚、抖擞及跳跃、跌扑、腾转、登桌等动作,技艺变幻,使人目眩。其表演形式主要有踏场、跑满场、圆场、停狮报幕、登桌等。登桌是狮舞表演最精彩动人的场面,在乐都社火里,登桌表演是舞狮不可或缺的节目。

  旱船也称“跑旱船”,在艄公带领下,伴着悠扬的《搬船调》,轻盈摇摆,边歌边舞。男子扮演艄公,女子扮演船姑。乐都川水6镇和山区大部分乡镇社火队都有《旱船》节目,而且以洪水、高店镇为著名。旱船表演时由一名头戴凉帽、身着古装的艄公划桨引航,做出颇为夸张的划船动作。“船姑娘”驾驭着船儿,唱着小调表演,与艄公划桨动作默契配合,恰似轻叶小舟在水面飘荡,惟妙惟肖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随后是小唱节目。社火队在行进过程中按照鼓点和民间小调音乐的节奏载歌载舞,常用的小调有《大红袍》《柳叶青》《八谱儿》《满天星》等,传统节目中多以《拉花姐儿》和《八大光棍》的“身子”演唱。《八大光棍》是一个传统性歌舞节目。由八男八女组成,表现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常用的小唱还有《绣荷包》《孟姜女》《送情郎》《织手巾》《盼五更》《闹五更》《送早饭》《立春消》《亲家母》《噔呀噔》等等。

  高跷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者装扮成历史古典人物,脚踩丈余高的木跷,列队行进,体现出高、险、奇的情景。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亭子也称高台,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玄妙惊险节目。亭子是集戏曲、装饰、美术、剪纸、数学、力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空造型艺术。也是社火中的压轴戏,艺术高超,造型新奇,富有地方特色。乐都亭子已有200多年历史,旧时四人抬亭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亭子由人抬改为用拖拉机拉。亭子高约五六米,装扮“身子”的演员都是5—12岁的儿童,他们或站坐、或骑马、或乘鹤、被固定在结构是铁制外形装扮成花树的道具上,活灵活现,饰演的都是村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戏剧、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当亭子行进时,闪闪悠悠,颤颤巍巍,小演员在高空双臂摆动,若荡秋千,给人一种高而雅,玄而妙,惊而险,奇而巧的感觉。

  另外,乐都社火中还有一些表演项目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也很吸引人。

  如竹马子,也叫“跑竹马”,一般都是少年儿童装扮。是一种活泼健康,古朴典雅的社火节目。显示出古代骑士的英武和西北人的尚马民风,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演出时,装扮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边歌边舞。竹马表演时由锣鼓伴奏,由领队引入场中,队伍根据锣鼓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舞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

  滚灯是流传在高庙镇新盛村的“夜间社火”。正月十四、十五晚上,由16名青年男子表演。“滚灯”是用铁丝、竹篾扎制而成的扁圆形灯体,外用白纸围糊,灯面上彩绘或剪贴有各种吉祥图案。表演时点亮蜡烛,灯体可随意转动,随着锣鼓伴奏,既像火球遍地开花,又如游龙蜿蜒行进,绚烂多彩,令人目眩。

  伞灯又称“高床”、“太平床”。“伞灯”高约1.5米,糊以彩纸,剪贴或彩绘喜鹊、梅花鹿等祥瑞图案,在竹条骨架接顶处缀五色纸花,贴彩色纸穗和纸条,舞时飘然翻飞。整个色调上红下绿,寓意晴天绿地,皆大欢喜。

  牦牛舞是乐都南山汉藏杂居村庄演出的社火节目。每具牦牛由二人扮演,四人扮演两具牦牛。一人身着传统藏族服装,背一杆旧式叉子枪,扮牧人领舞。表演时,牧人牵引“牦牛”出场,给它疏理毛并嬉戏,既而发现猎物,开枪射击,枪声令牦牛受惊狂奔、撒野,牧人紧追,两牛相遇,抵角不让,凶猛异常,牧人英勇分解,生动地表现出牧民豪放粗犷的生活情趣。

  乐都社火表演从正月初六、或初八开始的,一直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元宵节这天达到高潮。到了元宵节这天,南北二山、河湟两岸处处锣鼓喧天、歌声嘹亮,人们浸沉在兴奋、激动、狂欢的海洋里。城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全区优秀的社火节目进入大街统一演出过街社火,高庙的高跷、高店的狮子、洪水的旱船、碾伯的竹马、雨润的太平鼓、中岭的秧歌队、蒲台的眉户剧、中坝的藏舞队,一一在这里一展风采。

  每年正月,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乐都各地的社火演出浩浩荡荡,将正月里的节日气氛渲染得异常红火,使元宵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周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