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评舞剧《格萨尔王》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2-09 09:48    编辑: 马燕燕         

  由青海演艺集团推出的大型舞剧《格萨尔王》于2016年11月17日晚在青海大剧院成功上演。该剧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气势恢宏、精美璀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享受。整场演出从题材提炼、舞美设计、音乐演奏到演员表演、服装造型、灯光效果等方面都堪称完美,给西宁人民奉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盛宴!

  青海省演艺集团全体成员经过半年多的创作和排练,第一次将这部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宏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用舞剧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全剧分为序“天子下凡”以及“英雄诞生”、“赛马称王”、“北地降魔”、“霍岭之战”和“普度众生”五幕。

  作为舞剧,《格萨尔王》在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两方面表现出很深的造诣。舞蹈和音乐是构成舞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即舞剧艺术是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的最高升华。《格萨尔王》在舞蹈设计方面,运用大量的藏民族舞蹈语汇,通过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群舞的编排形式,用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将一台藏族风情和地域特点极浓的舞剧呈现给广大观众。

  舞剧艺术作为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具有戏剧性、丰富的题材画面和人物塑造的完整性。《格萨尔王》演出中,充分利用舞蹈艺术展开戏剧冲突,环环紧扣,表现出英雄格萨尔非凡的能力与无畏的精神,成功塑造了这位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藏族英雄形象。情节发展张弛有致:时而紧张激烈,如“黑心晁同欲害母子”、“遇顽敌格萨尔复仇”、“慈悲度化营救女魔”等情节,巧妙运用舞蹈构图和动作编排将内在意蕴完美诠释;时而舒缓优美,如“珠牡觉如互诉衷肠”一幕,背景是一片美丽的草原,悠扬的音乐缓缓飘来,舞蹈动作舒缓柔美,情意绵绵,将两个年轻人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发挥出了舞蹈艺术具有其自身抒情性和表现性的特点,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元素——叙事性,使得舞蹈艺术有了新的活力。而这些舞蹈又不只是说明剧情的符号,而是随着剧情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如序幕中“老总管异梦得预言,天子下凡岭国吉祥”及第一幕“天子诞生花岭葛布”,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梦境来表现王子的思想情感以及舞剧中人物的情感发展和变化,其间仙女们翩翩起舞,祥云缭绕,仙乐袅袅,使舞剧的内在意蕴和外在表现达到最高的统一。

  作为舞剧艺术的情感来源——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听觉艺术,是一种以声表情的艺术。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舞剧是音乐的回声。《格萨尔王》在音乐创作方面,以藏族音乐元素为根基,延伸和发展出极为独特的舞剧音乐,使音乐的内在意蕴和舞蹈的外在表现相得益彰,营造出最佳的审美情境。尤其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从而将整个舞剧的演出气氛推向高潮。整个舞剧当中每一个章节选用的舞蹈形式的不同、音乐的不同都是根据舞剧的需求编创的,与剧情开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水乳交融。

  总之,演出阵容强大,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参与创排的演职人员近百人,集中了我省演艺界的优秀人才;舞台设计突出民族特色,表演空间丰富,在藏文化的神秘深厚与现代审美需求融合方面作了大胆尝试,给人以多元化的审美感受;全剧情节跌宕起伏,矛盾集中,将英雄格萨尔具有传奇的一生浓缩在两个多小时的舞台表演之中;场景转换自然,衔接紧密,每场之间运用艺人说唱形式进行过度,既起到场与场之间的对接作用,又体现了说唱艺术的特征,别具一格。而促使剧情变化的则是音乐的流动和舞蹈画面的变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舞美动作腾挪变幻,精彩纷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演员演技也很精湛。每位表演者都十分地投入,从面部表情到科范动作都一丝不苟,非常到位,充分展示了肢体语言的魅力。其次是演员服装丰富多元,华美精致,与彩色灯光相映生辉,时而配之以七彩烟雾缭绕于舞台,如真如幻,如醉如痴,美奂绝伦!(王宝琴)

  《格萨尔王》绽放艺术新花

  大型民族舞剧《格萨尔王》深深震撼了我。无论从舞蹈演员的表演,还是灯光、舞美、音乐、说唱、服装、多媒体、道具、编舞、编曲、编剧、策划等等,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

  用舞剧表现藏族史诗《格萨尔王》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一些观众因为熟悉剧情完全投入到艺术的享受中,他们被剧情深深吸引,当演到格萨尔王擒住白帐王的时候,旁边的一位藏族小伙儿脱口而出:“打!”足见他已心入剧情,不知身在现代剧场,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此外,舞剧更多地诉诸与观众的视觉、听觉,舞蹈的优美,服装的绚丽,音乐的和谐,现代化灯光舞美的神奇,无不感叹藏族艺术的魅力,藏族史诗的瑰丽,导演编剧们的独具匠心。与我而言,不愧为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

  舞蹈演员的动作灵动而优美,随着剧情的变化或柔美或雄健,或激烈或舒缓,用肢体语言传情达意,让观众了然于心,感受人体艺术的超然之美。这里有少年英雄格萨尔的俊杰英气,刀、箭、拳、抛石绳样样精通,件件用舞蹈动作演绎,或孤胆战狼群,或率众斗妖魔,因逼真而感人奋发,因矫健而彰显英雄本色。这里有少女珠牡的聪颖灵气,柔则绵软无骨,嬉笑打闹,调皮活泼,尽显青春少女的柔情万种;刚则嫉恶如仇,拼死冲杀,刚正不阿,显尽巾帼英雄的胆略豪气。这里有众仙女纤柔曼妙的舞姿;这里有众勇士伟岸雄健的英姿。动静之间,刚柔相济,表现出雪域儿女除妖降魔、追求平安幸福的英雄气概和儿女柔肠。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神合剧情的节律,各种现代乐器加上大鼓、法号、海螺等传统的藏族器乐,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转换场景等方面起到了枢纽的作用。序幕中开场的祥和与妖风骤起的恐怖以非常明显的节奏诉诸听觉器官,由喜到悲的心理情绪瞬间转换。第二幕“珠牡与觉如互诉衷肠”以欢快明朗的节奏讴歌了爱情激发出来的伟大力量:聪颖、灵动、甜美、欢爱、喜悦,让人欢欣、甜蜜。宏大则鼓乐齐鸣,天地震动;精细则一弓一弦,声声入耳,音乐与舞蹈动作丝丝入扣。现代电声器乐的丰富多彩与藏族传统器乐的庄重浑厚相辅相成,现代乐曲的共时感与藏族传统乐曲的历时感相得益彰。

  极富色彩魅力的场景、服装、道具和多媒体的综合运用让观众一饱眼福。全剧加序幕共六幕,主导场景大气、宏伟。舞剧充分利用了剧场宽阔的舞台,前台、天幕,以及多媒体的声、电、光、图的现代化载体,将《格萨尔王》这部语言艺术、说唱艺术描绘的场景搬上舞台,实现实物化、可视化,在场景的宏大、色彩的绚丽和空间的真实可感上甚至超过受体借助语言来想像的虚拟空间,造成视觉上的震撼与超出审美期待的惊喜,足见编剧、舞美、导演、艺术总监和策划高超的艺术想像力与审美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技术的精湛表现力!

  序幕以金黄色为主调,灯光、服装、背景等以黄色为主,兼以红、绿色,鲜艳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显示天地的祥和与喜乐。转瞬妖风骤起百姓遭难,灯光、背景转为深蓝色,氛围暗淡、凄惨。梵音响起,舞台背景呈现红霞万丈,金色的阳光洒满舞台,观音像借多媒体自舞台左侧从天而降,转瞬演员扮演的观音从左侧登临高山普度众生,舞台正中是一座形体巨大的金座椅,右边是一座插满彩旗的巨大的拉则。舞台正中使用浅紫色灯光,充满慈悲与希望。第一幕以白色为主调,广袤的大地白雪皑皑,舞台右侧三分之一处是黑色的纱布围成的黑色帐篷,天子胎儿与晁同斗法,后台背景是黑蓝色云层漩涡,给人前途未卜的压抑和争斗、斡旋的艰难感,斗法胜利,一条彩虹横贯背景中央,雄伟的雪山清晰靓丽。舞台中央众仙女着紫粉色露脐轻纱长裙装,曼妙起舞。她们护子斗法,欢庆天子诞生,舞台中央出现一朵巨型莲花,金光灿灿,美轮美奂。第二幕使用蓝天白云天幕,剧场一片开阔,背景也为开阔的绿色大草原,中间一条溪流蜿蜒盘旋似天际飘来,舞台中央采用绿、黄色射灯,似绿色的草原上开满黄色小花,再配以欢快明朗的音乐,一幅风清气爽、景新色朗的夏季草原美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沐轻风,如临其境。第三幕以红色为主调,背景为红色的五根巨柱,前台摆放着气势宏伟的巨大金座椅,众将领、勇士披金甲持红缨金矛巡行,众女兵着红装起舞,展现出雄狮国的强盛和降妖除魔的威武气氛。第四幕以蓝色为主调,紫色射灯,渲染遇顽敌战争胶着、屡遭危机险情,王妃险遭抢劫、嘉察捐躯。背景变化也最多,先是以巨大骷髅居中的蓝色,后是烽烟战火的红色火焰,再后是居中以巨型盾牌上交叉两刀及立柱为背景的蓝色宫殿,冷色系列渲染出紧张、压抑的气氛。第五幕还是以蓝色为主色调,表现地狱度化营救女魔和救母的慈悲襟怀。结尾灯光一换为金黄色,一派喜庆祥和,众生雄狮返天界,功德圆满,普天同庆。有创意的场景设计是从前台左右各拉上去六条挂满各色三角形的彩带,营造出殷实圆满感。

  服装、道具等也充满创意。主要以短装为主,有利于表现打斗的场面,显示了演员矫健、灵巧的身段,对演员的表演技巧的要求更高。金色铠甲、长衫和披风的使用又使得正面人物形象庄重雍容,体现马背上的民族风情,反面人物用黑色系,即便是白帐王,服装的长前襟也设计为黑色,用鲜明的色彩表现出人物性格,使观众一目了然。道具也很应景,除了宏大场景的道具,细微处也见精致,比如牦牛和乌鸦的道具设计得惟妙惟肖,再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真是活灵活现。幕与幕之间的说唱一开口,那洪亮的嗓音,那程式化的独特说辞,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到藏域风情的高原上,带到遥远的历史烟云中。

  观看舞剧《格萨尔王》,心灵因英雄拯救众生的豪气而净化,视听因极富有藏域元素和现代化手段而饱享饕餮盛宴。难怪历史故事历久弥新,艺术的真谛和魅力就在于此啊!(孔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