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尔石、打毛蛋、斗公羊、下羊窝棋……这些古老的游戏似乎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它们被我省湟中县共和镇当地群众称为却西德哇古老游戏。如今,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些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游戏,又在湟中当地呈现“复活”之势。
每逢藏历新年前后,湟中县共和镇新庄村的藏族同胞就会穿上传统的节日盛装,将竞技场的积雪清扫干净,举办却西德哇古老游戏运动会。虽然是数九寒天,却无法掩盖村民们对运动会的热情。
说起这一古老游戏的由来,则要从游戏的举办地阿米嘉顶雪山脚下说起,这里居住着藏、汉、回等多个民族的群众,他们世居此地,高原的严寒使生活在阿米嘉顶雪山下的牧民备受煎熬,他们就做各种游戏御寒,这样的方式被后人传承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却西德哇古老游戏,这里也成为青藏高原传统体育游戏和歌舞的主要流传地区之一。有些游戏项目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新石器时代,晚的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初,湟中县共和镇却西德哇自然村农牧民中还流传着至少70余种独具高原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
自2004年起至今,湟中县新庄村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每到举办运动会的日子,村里总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村民们总会翘首盼望这一天的到来。运动会当天,村中的竞技场上人头攒动,运动员们拿着古老的工具,参加古老的传统运动会。随着韵律悠长的海螺号声响起,竞技场中助威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扛碌碡的青年、抛尔石的女子、对弈“九”的老人,各年龄层的人都参与其中。冬日的阳光照在他们脸上,让笑容更加灿烂。
运动会的游戏有冈朵、井井康、丢嘎儿、冈里(俗称打毛蛋)、热则(俗称打羊窝)、朵决、藏式拔河“朗秀”(俗称拉巴牛)、藏族传统棋类游戏“九”、江塔(高杆秋千游戏)、乌多(抛尔石)、阿米惹阿(撕羊羔)、淳斗(斗羊)、老马抢四角、驮驮子、下羊窝儿棋、走四门棋、骑马、藏午、斗公羊、踢毽子、蹲沟蹲、拔桩、蹬棍儿等数十种项目。
更多的游戏现已失传,亟待搜寻复活。它们中的一大部分曾流传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欧亚腹地,有一部分为该地独有,比如乌多(抛尔石),就是欧亚大陆在新石器时代普遍流行的一种武器。
2006年,却西德哇古老游戏被列入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游戏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去生活历史的记忆片段,它被打上了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已经超出娱乐健身的简单意义,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作为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郭祖成说,这是老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文化,非常宝贵,他希望却西德哇古老游戏不仅能在群众中传承,更能吸引学生和孩子们学习传承,将这古老文化一代代传下去。让却西德哇在保护和传承发扬中,逐渐“复活”,成为青藏高原上独有的文化珍宝。(杨健 薛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