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波的时代来临了吗?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6-07-28 10:17    编辑: 陈悦         

  直击赛事

  作为世界队的意大利蓝波-美利达队自第七赛段站上颁奖台冠军的位置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带领意大利军团横扫赛场。特别是在天水绕圈赛和天水至平凉赛段,其主力成员马克·孔普爆发出惊人的“小宇宙”,连续拿下两个赛段冠军,并大有包揽剩余赛段冠军的势头。

  天水至平凉赛段是本届环湖赛最长赛段,设有最后两个冲刺点,尽管圆点衫已经提前封王,但拼抢依旧很激烈。原本以为在设有爬坡路段的赛段,并不是马克·孔普的强项,谁知状态日益恢复的他依旧霸气拿下赛段冠军,毫不示弱。

  进入第十赛段后,参赛选手仅剩114人。昨日的天气非常炎热,同样给选手们带来了严酷的挑战。比赛越接近尾声,选手们的斗志似乎越强,都想在剩余不多的赛段中为车队争得荣誉。目前的黄衫拥有者乌克兰科尔斯队的布茨·维塔利依旧表现出超强的实力,率先通过第一冲刺点,拿到减秒奖励,扩大黄衫的领先优势。

  直到70公里时,才有一个6人小组成功突围,并在甘肃银行队卡洛斯朱利安的带领下通过第一爬坡点。随后的第二冲刺点和第二爬坡点分别被意大利蓝波-美利达车队和甘肃银行队夺得。

  期待能在这一赛段出现的小集团冲刺或个人冲刺并没有达成愿望,一路上上演的领先追击大战最终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离终点还有20公里时,追击小组回归大团,领先小组的优势也已经缩小到1分钟。最后三公里,大团将领先小组“淹没”,所有车手一同冲向终点。

  最长距离赛段完成后,台北RTS森地客队可以举杯庆祝了,只要奥尔特加·拉米雷斯不退赛,最后的颁奖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蓝衫继续属于哈萨克斯坦永远维诺队的格迪驰·叶午格尼;黄、绿两衫还是由布茨·维塔利拥有。甘肃银行队的卡洛斯朱利安还是那个勇猛的敢斗者。(王宥力)

  八方有约

  “花香”自有“蜜蜂”来

  七月的油菜花美得耀眼,蜜蜂在田间飞舞,环湖赛车队从其间穿行,形成一幅动与静、人与自然的绝美画面。这一幕,纷纷被媒体记者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下来。

  假如将环湖赛比作一片油菜花田,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媒体人,就像那一只只被花香吸引的“小蜜蜂”。宋爱军是青海省体育局的工作人员,随着环湖赛的知名度年年提高,宋爱军收到的媒体申请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环湖赛上赛名额有限,只有一部分媒体记者可以直接跟赛。

  从中央电视台,到专业体育媒体,再到各地方媒体,对环湖赛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同时间的其他赛事。每天,上赛记者都实时发出数百篇文字、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的报道,形成了广泛的传播效应,腾讯、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上的评论超过十万条。

  为了报道好赛事,各路上赛记者都很拼。每天晚上,媒体下榻的酒店里,都是一片赶稿的忙碌景象,直到深夜。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是第三年参加环湖赛报道了。每天,他和另一名文字记者承担着多篇稿件任务,其中既有中文稿件,还有英文稿件。

  “因为环湖赛是一项国际性赛事,所以用英文写的稿件,更利于在国外传播,增加赛事的影响力。”李琳海说。

  赛事开始前,李琳海和上赛的同事们就做了很多关于环湖赛的“功课”。“为了把报道做得更好,我们每天都绞尽脑汁,环湖赛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我们更希望通过赛事,把绿色的青海、和谐的青海传播出去。”

  李琳海的家乡就在青海,小时候在家门口看过环湖赛。“从环湖赛的观赛者到记录者、见证者,我对环湖赛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更深的感情,我很感激记者这份职业,让我有了亲近环湖赛的机会。”

  除了传统媒体,本届环湖赛还有众多自媒体记者的身影。来自上海的李蔚是自媒体“骑乐网”的编辑,第一次参加环湖赛报道。

  “环湖赛是一流的自行车赛,作为自行车领域自媒体,参加环湖赛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我们的读者对自行车运动有一定了解,只有优质、专业的内容才能吸引他们。有了环湖赛的内容,我们的读者会增加不少。希望今后年年都能参加环湖赛。”李蔚说。(黄瑾辰)

  一线故事

  大转场体验记

  没亲身参与过环湖赛的人,可能不清楚转场是个什么概念。转场,是公路自行车赛中,为了保证比赛的连续性,在同一天转移到另一地的做法。由于环湖赛车辆多、人员多,转场距离长,每一次转场都是一次浩浩荡荡的“大工程”。

  在本届环湖赛中,有两次超过400公里的大转场,其中,7月27日是最长的一次,距离达到了440公里。而总转场距离更是超过了赛段总里程,成为历届环湖赛之最。

  当天下午2时45分,收容车到达终点,环湖赛天水至平凉的比赛告一段落。虽然此时颁奖仪式正在举行,但转场的准备已经开始。对讲机开始呼叫:“各车赶快准备,16时准时出发。”

  同时,赛段终点的拱门开始拆除、装车。拱门从第一赛段开始,就伴随环湖赛始终,像积木一样,搭了拆、拆了搭。拆除过程最快需要半个小时,此后还要进行颁奖台的拆除和装车,同时进行车队的集结,时间很紧。

  据介绍,转场车辆有220多辆,共有竞赛、媒体、裁判和其他车辆四个组,是一支很庞大的队伍。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让运动员晚上多一点时间休息,集结速度非常重要。好在环湖赛有多年办赛经验,大家统一听从指挥,效率很高,只需20多分钟就能集结完毕。

  15时,媒体组车辆已经打开双闪,先一步列队出发,朝440公里外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前进,第二天的比赛将在这里举行。长距离行车,最重要的是安全,一路上,赛事车辆管理人员不停的用对讲机呼叫,掌握车队行驶的情况,提醒司机师傅保持车距。

  路上的时间应该做点什么?记者乘坐的媒体大巴上,有媒体人拿出电脑开始写稿,有人靠着椅子小憩片刻,中途,车队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稍事休息,大家下车活动腿脚,舒展一下坐“酸”了的身体。

  转场过程中,司机师傅无疑是最辛苦的人,晚上7时,大家在车上轮流唱起了歌,给师傅提神,车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时近21时,经过近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银川市。

  为了保证转场的顺利,沿途各地都进行了交通管制,派出警力执勤。一路上,每个路口都能见到民警的身影,一次成功的转场,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向你们致敬,默默付出的公安民警!(黄瑾辰)

  赛事导读

  第十一赛段——银川绕圈赛:马克·孔普和他的“冲刺神话”马克·孔普拿到天水至平凉赛段的冠军后,有人预言,今日赛段仍是他的天下,平道、冲刺点、短距离,这些似乎都是他的最爱和特长。

  今天,第十五届环湖赛转战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在银川市和中卫市展开两个赛段的角逐。从今天开始,最后三个赛段全部是平道赛段,难度一路下降,对于车手们来说会越来越轻松。

  银川绕圈赛的起点设在滨河新区规划展示馆,终点依旧设在著名的贺兰山体育场,全程122公里,分别在30.45公里处的金水桥、54.43公里第一次通过终点线处和88.46公里第二次通过终点线处设有3个冲刺点。和天水绕圈赛相比,今日赛段所经之地道路路面非常宽阔,这样的赛道会让比赛更加精彩,喜欢玩“战术”的车队会因为无法压住赛道而掌控大团速度,突围的选手会更容易“得手”,大团提速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冲刺能力强的选手来说,今天肯定是放开手脚大展车技的好时候,马克·孔普一定还会续写他的“冲刺神话”,继续展示他那风一般的冲刺速度。

  7月29日,车手们将在中卫市迎来最刺激、最心跳、最能展示个人能力、也最有机会翻盘的个人计时赛。(王宥力)

  独家解读

  拿实力来说话

  7月27日,本届环湖赛最长赛段——第十赛段天水至平凉比赛,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激烈争夺,114名参赛选手仍然以突出追回,再突出再追回的常规出牌,最终形成大集团冲刺。

  环湖赛总裁播报邱基金:此赛段虽然不再是高海拔,但是240公里的比赛距离,加上炽热的天气,对于选手们来说依然比较艰苦。比赛开始后,选手进攻积极,大团紧抓不放,一场攻防战精彩上演。

  比赛开始80公里,车队形成6人领先小组,相差最大距离时,6名选手将大集团拉开时长5分50秒,一直到213公里处,6人才被大集团抓回。其中马来西亚丁加奴队达迪·雅迪和美国光影队麦卡琴·康纳先从领先小组掉下来,回到大集团,剩下4名选手进入最后2公里处,被大集团全部追回,之后,再没有出现任何一名选手或小组离开大集团。尽管如此,领先小组把大集团拉开最远时差5分50秒,这是比赛以来最大的时差。

  整个过程虽有戏剧性变化,但也很难看出,乌克兰科尔斯队在部署上的安排。我们发现,无论车队被分成几个小组,总会有科尔斯队的队员分布其中,可以看出,科尔斯队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兵力的实用都是非常专业的,这是我们国内车队所不及的。

  今年赛程安排上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第十二赛段个人计时赛。23公里的个人计时赛就是考验每个人单枪匹马的作战实力,也就是个人真正实力的表现。这一赛段,不能有任何闪失,队员不能尾随在大集团中跟着其他选手骑行,达到节省体力的目的。有统计说,领先队员在100%完全骑行时,后面第二、三、四位置只需要用80%的力量,就能够跟上总体速度。所以说,正前方的风阻,对自行车选手来讲,就是最大的敌人。

  因此,如果个人计时赛成绩好的话,各领骑衫得主变化都皆有可能。只能说,看谁笑到最后,个人实力来说话。(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