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茵茵如碧毯,铺金叠翠江河畔。七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一场融赛马文化、水生态文化及格萨尔文化于一体的玉树传统赛马节在三江源头震撼上演。
660匹骏马草原上飞驰
一曲民间歌谣奏鸣会场,三组代表三江源的彩条翩翩入场,老人和孩童在河边祭水祈祷,姑娘们在河边梳妆戏水。欢腾三江圣水,祝福祖国昌盛。一派和美景象拉开了玉树传统赛马节暨首届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水文化节的帷幕。
诵唱格萨尔的吉祥篇章,展示格萨尔称王史篇。在格萨尔王驰骋的疆场上,个个都是马背上的英雄,660匹骏马、660名骑手组成的声势浩大的马队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从主会场飞驰而过,蹄声激昂,威武矫健的骑士再现当年格萨尔王的英姿和雄风,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将开幕式演出的气氛推向高潮。
骑手们英气勃发,忽而在疾驰中俯身捡起地上的哈达,忽而穿行在弥漫了松柏香味的草原上,在疾驰中用背负的杈子枪射向靶心,又或是在飞驰的马背上完成马上倒立的动作,你追我赶,纵情驰骋。
“我喜欢这个节日,喜欢这里的一切,这里色彩丰富,这里实在太美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来自上海的游客汪静涵观赏到玉树市仲达乡“伊”舞的时候,忽然放下了手中的相机,眼中流出泪水。许久,她才缓缓地对同伴说,这不就是踢踏吗?皮靴与大地发出激烈的撞击声,舞者脚上的铜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赛马好手为观众们带来了马术表演、跑马捡哈达、跑马射击、跑马倒立等节目,充分展现了康巴汉子在马背上的英姿与豪气,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阵欢呼。
环顾赛马场,现场座无虚席,各路摄影爱好者抓住好时机,用他们的“长枪短炮”拍摄夺人眼球的康巴汉子、康巴姑娘。康巴汉子头上扎的红线,堆金镶银的藏袍,腰间斜插錾刻工艺精湛、流云飞苏的藏刀昂首阔步走来;姑娘们秀发上戴着蜜蜡和珊瑚石,身穿绣线流觞的图案配着镶嵌金银的衣服婀娜多姿,共同展示着康巴服饰的瑰丽多姿,音乐搭配和服饰表演相得益彰,让海内外媒体朋友及游客目不暇接。
46岁的扎西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那里是长江源头,在那里,流传着众多关于格萨尔“赛马称王”的传说和故事,藏族民众人人喜欢骑马。
赛马选手扎西小时候,就喜欢骑马,当他跨上马背时,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他说,每年当草原鲜花盛开,格桑花怒放之时,都会举行赛马会,骑马捡哈达、马背倒立、马上特技表演……每一项活动扎西毫不示弱,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他们,用自信和坚毅,迎接着新生活。
夕阳西下,玉树赛马场内还回响着马蹄声,巴塘草原上意犹未尽的赛马手依然沉浸在赛马的快乐中。当皎洁的月光升起,赛马手们唱起了草原藏歌《赛马汉子》。“有多少期盼目光,剽悍的赛马汉子呦,挥洒力量,奔向荣光……”扎西唱道。
千人唱响格萨尔英雄史诗
一声锣鼓巨响之后,15名格萨尔说唱艺人进入会场。伴着音乐、祈祷声,抛撒风马。
这是“三节”开幕式中的一幕,近千名表演者在广场上,同时奔放、同时舞旋……
玉树因遗址众多而得名,而《格萨尔》史诗里的故事传说、风物遗迹、古塔、古墓葬、古建筑遗址遍布玉树的每一个地方,这使“玉树”这个名字变得更加厚重、丰满和响亮。
在玉树东部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交界的地方有《史诗》里记载的世界第一山垭口———查普赞岭拉卡,有总管王荣察查更幼子南欧玉达墓地小山堡,以及总管王夏季草场———查当达莫堆朵。在称多和曲麻莱两县交界处,有格萨尔座骑伏掳之地———边乃日扎山,有岭国女将阿达拉毛射杀魔牛的肉堆化石,在称多县境内还有治曲流域嘎哇部落长,格萨尔王三大虎将之一———智嘎代曲君贝那的宫廷(又说水塔)遗址。
地处黄河之源的曲麻莱县境内是格萨尔赛马文化的摇篮,那里有《史诗》里记载的赛马终点格拉杂山、拉迪,勒迪等山堡,还有曲玛河乡勒赤村境内的格萨尔三小宗之一———《勒赤朱砂宗》获取地。位于长江之源的治多县是《史诗》里的绝世美女———森姜珠姆的故乡,也是格萨尔宫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与囊谦县接壤的丁庆、巴庆等地是《史诗》里记载的达荣、赛哇、尕日、那日等部落的世代居住地。
在玉树市境内的巴塘草原上还有格萨尔大军西征达赛牦牛财宝国时,垒砌的煨桑台遗址———朵热迪乐小山堡,在玉树还有很多很多这样脍炙人口,千姿百态的《格萨尔》史诗传说和遗址。这些风物遗迹有些已经过国内外学者论证后,由国家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发证,如“达赛诺宗故里”“珠姆故里”“格萨尔登基台”等。
玉树人都能说格萨尔故事,都能听懂格萨尔说唱,他(她)们都是格萨尔文化的传承人。这里已经发现的《格萨尔》旧的手抄本、木刻本有93个部头,有吟诵艺人173人,格萨尔研究专家学者23人,著名音乐家代嘎编著的《玉树民间音乐大全》里记录的玉树地区流行的格萨尔唱腔就有231种曲调。玉树地区“格萨尔”专家学者和艺人已经整理录制出版的图书、刊物、磁带、光盘数已达上千册(套)。
目前,玉树拥有基本涵盖和容纳国内外所有格萨尔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雪域格萨尔文化中心,有藏区最大的拉布乡格萨尔祠堂,有玉树市中心的格萨尔巨幅城市塑像,全州共有9个格萨尔藏戏团,5所学校的5个格萨尔演唱团。以治多县的《嘉洛婚庆大典》和曲麻莱县的《格萨尔登基大典》为代表的格萨尔剧目层出不穷,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所有这些使玉树已经成为国内外格萨尔专家学者们深层次研究,多形式探讨格萨尔文化的理想去处和首选之地。也是“岭域玉树”提升“三江之源、圣洁玉树”文化品牌效应的主要抓手。
2016年6月,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发起、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北京金色度母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执行的电影《英雄格萨尔》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拍摄许可证,把这部过去通过口耳相传方式传承的《格萨尔王传》改编成拥有亿万观众的电影,是向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宣传介绍中华文化的最好方式之一。
玉树人们相信,有国家和省级格萨尔工作领导机构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有州委州人民政府的硬件投入,有玉树27万平方公里的文化沃土,有玉树人民群众对格萨尔文化的厚爱,有玉树众多格萨尔研究学者的辛勤耕耘,玉树的格萨尔文化一定会以坚实的步伐走得更高,更远,将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
打造三江源文化旅游高地为玉树造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之年。上海市委宣传部、青海省委宣传部决定联合举办2016年三江源水文化节。
此次“三节合一”活动突出格萨尔文化特色,凸显水生态文化理念,糅合玉树传统赛马节元素。开幕式以格萨尔赛马称王、长江黄河澜沧江不同流域的水因子交接、马术表演及速度赛马、水生态歌曲演唱及玉树民间传统歌舞表演为主,通过不同节目分区域排练到彩排成型,构成一台完整的室外大型民族文化特色演艺活动,全方位展示民族文化,丰富和提升“三江之源、源在玉树”“格萨尔王、疆在玉树”的文化旅游品牌内涵。
玉树“4·14”地震距今已有六年,重建后的玉树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缺乏优势产业支撑,如何自我造血谋求发展,成为摆在玉树州政府和民众面前的抉择。
“我们这里有昂赛地质公园、澜沧江源、长江南源、格萨尔文化遗存……这么丰富的资源,政府还很支持,我们没有理由干不好。”现在,玉树州下辖各县悉数提出自己的旅游发展定位,如“长江之源·珠姆故里治多”“黄河之源·游牧部落曲麻莱”“唐蕃重镇·玉树新城”,都开始举办极富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或旅游项目。
玉树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玉树已经成功举办2016玉树漂流世界杯,利用当地独特而丰富的江河资源,发展生态漂流旅游项目。今年玉树将整合旅游文化节会和体育赛事,以传统玉树赛马会为龙头,举办首届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首届三江源音乐节、三江源水文化节、行走中国水塔徒步活动、漂流世界杯等项目。其间,一批经典的民间曲艺、工艺、服饰和文学,将借势亮相。同时,玉树还发布了寻迹唐蕃古道、探秘可可西里穿越之旅等七条世界顶级自驾游穿越路线。
“我们发展生态旅游,不需大规模开发建设,我们遵循自然和文化之道,要展现我们的自然美和人文美。”这名负责人说。下一步,玉树将开展客源地城市平面广告、新媒体宣传营销,打造玉树之夜休闲消夏广场,设立旅游服务窗口,扶持旅行社,培养导游,推进中小宾馆提档升级,启动旅游标志标牌、旅游公厕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此外,玉树与复旦大学合作邀请6名三江源头和入海口城市的专家、学者,以三条母亲河为依托举办“三江源水文化高峰论坛”,学习交流优秀思想,共筑水文化基础,寻找发展机遇。“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区活动”“玉树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销会”“玉树摄影作品展”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玉树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光和地貌特征,展示新玉树的美丽容颜,吸引更多的人亲临玉树体验绿色生态之旅。(纳玉堂 马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