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观赏石(上)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6-03 09:50    编辑: 马燕燕         

丹麻石

  丹麻石,又名丹麻彩石、昆仑彩石,学名叶蜡石,出自我省湟中县丹麻乡一带。该石蕴藏在当地30厘米厚呈带状分布的昆仑山支脉土层内,呈晶体纹或瓣纹,局部微透明和或半透明,色调淡雅柔和,由黄褐、乳白、红褐、紫、橙等各色组成波状条纹,纹理自然流畅,层次错落有致,起伏跌宕。石体彩纹绚丽多姿,奇特而富于变化,有条带状、花斑状、波纹状、褶皱纹状等纹饰。形成的图案有的似大海波涛、奇峰云天、日出朝霞,云水相连,气势磅礴,有的如潺潺流水、草木繁茂、百花盛开,景随意迁,神采盎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丹麻石柔而易攻,上光性好,不仅用于观赏,还是良好的雕刻石料,可制成屏风、花盆、笔筒、镇纸、图章、花鸟虫鱼、山水景物等工艺品,颇受藏家青睐。

祁连玉石

  祁连玉石,主要出自祁连县野牛沟一带的河道和山野。该石质地细腻,多为子玉和山水料,石中间有多种颜色,体量从几十公斤到几吨者均有,大者可达十来吨。其中除少量的碧玉、墨玉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外,多数原石是品位极高的观赏石,大者亦可用于点缀园林、庭院。

绿松石

  绿松石,出自我省乌兰县。该石由铜铝磷酸盐矿物组成,主要呈天蓝、淡蓝、绿色,亦有月白、蓝绿、褐等色,质地较细腻,不透明,具油脂和蜡状光泽,色泽较鲜艳。

  青海绿松石蕴存在岩石或赤铁矿石之裂隙中,其规模很小,多集中在乌兰县高特拉蒙矿点和断层山矿点两地。

乌金石

  乌金石,出自海东市化隆、循化地区的黄河区域。该石质地致密细腻,色泽乌黑发亮。石体曲线流畅,孔洞、沟槽较多,形状怪异,多具象形。纯黑是乌金石的特点,显现出朴拙敦厚、肃穆沉稳,威严豪壮,典雅高古。

  乌金石属火成岩,由于石块本身存在的硬度,经黄河激流不断剥蚀、磨砺,造成一种差异剥蚀效果,使石块棱角磨尽,并在表面形成各种曲线及大小空洞和沟槽,于是乌金石的外形变成千奇百怪而极具观赏价值。但产出数量相对较少,是奇石收藏者的珍品。

青海星辰石

  青海星辰石,原名鼓丁石。主要出自化隆、循化一带的黄河中。星辰石为黄河源头石种中的佼佼者,属火成岩,是地心岩浆冷却的结晶体,摩氏硬度6~7。石体经二百多万年的自然风化及河水冲击磨砺,石肤都较为光滑、滋润,石体多数在20~80厘米之间,也有少数体量达几吨重。星辰石产地区域不大,数量稀少,颜色古朴凝重,一般以黑色为基调,偶有黄、褐、绿等色,多为黑底间墨绿纹,显示镶嵌的效果,纹饰多由石面凸起,呈现出似星星、月亮、太阳或星夜云彩、九天银河等画面。

  星辰石在成岩时,由于岩浆中混入不同的岩质,冷却后构成硬度不一的岩石,经二百多万年的变化后,形成石体表面布满各种“鼓丁”的观赏石。

青海桃花石

  青海桃花石,也称桃花玉石,出自祁连山一带。该石质地、硬度极似“翡翠”,又称“粉色的翠”。石质微透明,富有玻璃光泽;石中含多种金属矿物成分,同一石上呈现互不渗透的不同颜色或互相渗透的混合颜色,经加工抛光,呈鲜艳的桃红色并间杂黑色的纹饰。

  桃花石为原矿状分布,开采后其切开面呈黑色、绿色、淡蓝色等线条有机组合,纹理清晰,画面组合协调,色美质丽,可与彩玉石媲美,颇具观赏价值。

松多石

  松多石,主要出自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及周边地区。该石外表沟壑纵横、坑洼多变,造势奇异怪古,富于变化,也有“瘦透漏皱”的形态。颜色呈灰、深灰、土、淡黄、葱绿、墨黑等,以黑色、灰色为主。造型五花八门,多为象形和抽象类。很早即为西宁、海东一带的玩赏石,近几年产出不多。松多石一般用作庭院摆设或案头清玩。

昆仑风砺石

  昆仑风砺石,又称昆仑石、风凌石、戈壁石、大漠石,出自我省西部戈壁及昆仑山下的诺木洪地区。该石质地坚硬,光洁圆滑,色彩绚丽的特点。其色泽以黑、灰居多,白、黄、红较少。石体峰谷落差大,多呈山形景观,偶有象形者。形态浑然天成,粗犷和细腻、抽象与形象、朦胧与明晰交织一起,相得益彰。玉化程度高及间有玉、玛瑙、水晶质地者,更为艳丽多姿。

  此石长期裸露于戈壁荒滩,经高原强风沙的吹打、剥蚀,摩氏硬度低于6者,多受不住大漠戈壁环境的自然侵蚀而逐渐消去,剩下的多是高硬度的玛瑙、碧玉和高硅质岩石,呈现出深槽幽谷、筋骨突起、山峰林立等千奇百怪的姿态,成为造型粗犷、瘦漏透皱俱全的奇异之石。昆仑风砺石的形成过程复杂而漫长,原岩于地壳中存在了亿万年以上,风砂磨砺只是对石形、石肤的美化而已。

湟水石

  湟水石,又称河湟石,主要出自西宁市小峡口一带的湟水河及青海东北部河湟谷地。该石以石英质,硅质岩矿等为主,多为彩卵石。石头底色大都为白、乳白、乳黄等,间有大红、暗红、粉红及土黄、橘皮色等斑纹,色泽对比度大,纹理简练洒脱。形成的画面艳丽多姿,有日月星辰、奇峰异岭、田园山水、天地景观、飞禽走兽、人物花草等,或古色古香,或淡彩、浓墨,风格万千,极尽变化,大都有出神入化的意境。

  湟水石朴实无华,均为图纹石,极少有其它类别。小峡口位于西宁以东40公里,紧靠湟水河边,该地盛产的湟水石,石皮细润,颜色鲜艳,图纹精致。

昆仑玉石

  昆仑玉石,出自格尔木市昆仑山玉女峰附近。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出于昆仑山北坡,属于同一条矿脉,并沿昆仑山脉走向断续分布,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与和田玉基本相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牧民发现。昆仑玉石除矿山料之外,河中的子玉、山水玉是天然的观赏石。在发现初期,山水玉曾遍布山野。

  昆仑玉石存在于白云石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上,为半透明油脂光泽,质韧细腻,温润晶莹,具有块大、少裂、可雕性好、坚韧不易碎等特质。昆仑玉的种类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等,尤以白带绿为奇特,白中带有碧绿的玉质颜色,纹理细腻独特,色泽美丽丰富,淡雅清爽。昆仑玉经雕琢可制成笔筒、花插、镇纸、印泥盆及彩石镶嵌座屏等,奇特美观,典雅大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路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