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民俗:打胡墼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4-22 10:59    编辑: 蒋文彬         
 
新打的胡墼

  胡墼盖成温暖土房

  青海河湟一带,原来盖房子修业通常都是用自家打的胡墼,也叫土胚。那时候,经济条件落后,建房买不起砖,即便是家境较好的人家,也只能盖房的时候在窗檐、门槛、柱子底下(俗称砖柱儿)上用点红砖,其余地方都用胡墼。

  制作胡墼,青海人称打胡墼,打胡墼是件重体力活儿,非常辛苦。虽说河湟一带不缺土,但打胡墼的土质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是白土,红土、黑土,太粘、太散都不行;还要看天气情况再进行搭泥(调拌),以免早上看似大晴天,下午胡墼变成泥汤汤;选好土,便开始找场地、调泥,场地要平整空旷,便于胡墼晾晒、存放;打胡墼的关键是调泥,那时候没有搅拌机,调泥还是个技术活,要求调泥的水、土比例适中,这样调出来的泥才能打出好胡墼,泥调软了调硬了,都不行,直接会影响胡墼的成型与质量,调泥的量要和打胡墼人的体力相挂钩,调泥一般用两到三架子车的白土,将白土圈成盆状,然后放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经过三至四次的反复搭泥就成了,醒上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打胡墼了。

  在调好的泥堆上要苫上一条麻袋或者塑料布,一是防止泥堆水分过快蒸发,二是防止雨水冲刷。泥醒好后,抬上模子上场院或空旷平整的地方开始打胡墼。胡墼模具一般都是三至五格的木质模子,使用前先用凉水浸泡,在模子泡水的时候,背来一袋子细黄沙或草木灰,堆放在泥堆旁。模子泡好后,将细黄沙或草木灰撒到模子内,上下左右反复摇晃,使其均匀地粘在模子的各个角落,防止泥剂子粘在模子内壁上。然后,便进入主题了———制作泥剂子时,双手平接在一起,从泥堆上削下来一块模具大小的剂子,在铺着沙子的平地上轻轻地滚上一圈,迅速用双手用力灌进模子,直到三格或五格模子灌满后,刮干净多余的泥剂子,端起模子,走到平整干燥的场地,用力倒扣在地,提起模子,一排整齐的胡墼便如变戏法一般,展现在眼前,等到胡墼半干时,整齐码放起来,打胡墼的一个完整工序才算完成。

  小时候,我有一段打胡墼的经历,现在想来亦是有趣。在父亲或舅舅指导下,我用三格模子打胡墼,在泥剂子灌进模子的瞬间,浑身气力跟着泥剂子一同灌进了模子,随着“呯”的一声,身上溅满了泥点点,脸也成了花猫脸,顾不上擦掉泥点和汗水,抬着沉沉的模子来到空地上,用力一倒,看着有棱有角的胡墼,想像着日后的用场,疲劳也似乎随风飘走了……

  记得我打的胡墼,卖给了当时正在修建的湟中县平安电影院,每片胡墼大约0.4分钱,所得收入交给了父母贴补家用。那时,体力好一些的壮劳力一天能打800到1000片胡墼,有自己盖房用的,也有为贴补家用卖给别人或单位的。打胡墼这个周而复始的劳动,如果用现代时髦词语,也能算是一种行为艺术了。如今,人们几乎都不知道打胡墼是什么活计,也无人知道胡墼的制作方法了,打胡墼,只是留存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些人脑海里一个温暖而久远的记忆了……(王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