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花儿看春节习俗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2-26 08:44    编辑: 马燕燕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青海汉族把过春节叫“过年”。“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着壮硕的禾苗,表示庄稼丰收之意,而谷禾“一岁一枯荣”,所以“年”与“岁”的周期就基本相同了。由此可见,“年”一开始就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关,是农耕文化的具体体现。依我看来,青海过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农历腊月祭灶起,到大年三十,为准备阶段,主要活动是打扫卫生、缝制新衣、准备年货等。

  “花儿”对祭灶有较多的记载:

  灶爷的碗里煨柏香,灶火里没煨个藏香;

  灶家娘娘的好心肠,把花儿保佑者炕上。

  灶爷的板架上献莲花,连根儿移不着土来;

  仇人的眼前里嫑搭话,硬心把头抬着起来。

  灶爷的板儿三寸三,瓶儿里没献上牡丹;

  名声担了个忽闪闪,实心啦没走上两天。

  腊月里到了一年满,打发个娘娘者上天;

  东不指黄河西不指山,一句话说断时可怜。

  腊月完了时要过年,青稞面蒸下的灶卷;

  穷人过年了过得难,草麻纸写一副对联。

  青海祭灶,要有灶神夫妇、灶马画像、麦芽面糖、一小碟豌豆马料、几把四寸长的麦草,灶神供奉在“灶堂儿”(即“花儿”中唱的“灶爷的板架”)上,把麦草井字形摞在五寸盘子上,或献上牡丹、莲花,把糖果等供奉上。腊月二十三,阖家晚饭后,男户主率领男丁祭灶,跪地上香化表,祷告词颇多,有云:“灶家阿娘:好话多说,坏话少说,保佑保佑,家里做啥成啥,还要庄稼平安,白雨少打,生活发展。”祷告结束,抛洒灶饼和茶酒,将灶神和灶马的草等,烧到灶膛(湟中叫“灶火”)里,好让灶神沿着烟筒升天。灶饼子全家分享,人手一块。

  七字花窗子九莲灯,剪下的窗花儿碎了;

  阿哥们翻脸伤了心,我着了无名的火了。

  双扇门儿绿对子,要挂个红纸灯哩;

  年轻好看的尕妹子,活活地叫人疼死哩。

  在三十早晨开始,先做各种馍馍,然后打扫全院卫生,屋子里要“掸尘”,贴上新买的窗纸和手工剪成的窗花。中午擦上浆糊,乘着天热,在门上、柱子上、卧室里、槽头上,粮仓上贴上红对子(“花儿”中所唱的“绿对子”是青海民俗,当年家人去世后,过年时贴绿对子,三年后才可以贴红对子),燃放炮仗。三十晚上,在灶房、柜上、大门口点灯,牲畜圈里点明;在大门门楣、房门口、厨房门口、擀面杖上帖上钱马。再祭祀祖宗,最后吃年夜饭,拉面、肉类都要剩下来,不能吃光。晚上要守夜。

  第二阶段是春节的正日子,即正月初一到初三,一般延续到初五日为止,主要活动是拜年。

  第三阶段为正月初六日起到正月十七日,是民间文艺汇演(青海叫“耍社火”)阶段。

  火神爷火化了蒲州城,纸糊的灯,蒲州的城头上化了;

  不是哈我实话不维人,你长的俊,万样的花儿哈压了。

  天火化了个蒲州城,火烧了倒金库了;

  不是哈妹妹不要人,担下的名声儿大了。

  青纱灯来明纱儿灯,纸糊的灯,四街里挂红着哩;

  你说我哥哥不实心,你实心,人伙里挑人着哩。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农村里还要“跳冒火”。

  人们从自家的草房里背上草,把草放到大路上,三四步一堆,点着后,大人小孩从火堆上跳过去,要跳过三次,围火转三圈,以求平安、鸿运。最壮观的“跳冒火”也是有的,左邻右舍把草堆连起来,一并点着,再一起跳,场面非常热闹。这种习俗与“火化蒲州城”的故事有关,在此不再详述。而西宁的元宵灯会、乐都县七里店的九曲黄河灯会等,流光溢彩,璀璨夺目,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到处灯火辉煌,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和亮丽的风景。

  进去垭壑北大通,火神庙,它修着当峡里了;

  我俩好比绿草根,铧铲断,风吹了两下里了。

  每年农历正月,过了初七,在湟水两岸的农村里,按习俗各庄各村要从“火神庙”中出社火,向邻近的村庄中送社火。接社火的村庄,在大场子上集中好桌椅板凳,家家户户送去馓子、油饼、花卷、烩菜、熬茶、青稞酒等。送社火的庄子,由热心此道的老者牵头,组织起一支精干的社火队伍,选出灯官。届时,年轻人装扮社火中的“身子”(角色)向接社火的一方进发。

  灯官备有“万民伞”,有三班六房、背大印的长随,并由“二老爷”世不全等奉陪。在灯官的率领下,秧歌队、龙灯、狮子舞、旱船、高跷等一行人马,在锣鼓声中,来到邻庄的村口,先派“报子”报信。“报子”腰系战裙,身挂骡马铜铃,口中念念有词:“老年兄听,我家老大人出京以来,带上金锣皮鼓、秧歌小唱,打发我小报子前来报信,要到老年兄的宝庄儿,闹一闹新春。一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闹人丁发旺,福寿康宁;三闹孙贤子孝,财源亨通;四闹牛羊满圈,骡马成群;五闹岁岁平安,天下泰安!”每报一次,各有板词。

  待社火到对方的庄子上以后,灯官等人就坐,哑巴、胖婆娘、卖膏药以及狮子等开始打内场。场外是高台,高台的每个花架上高高地绑着1至3个装束成各类戏文角色的孩童。

  哑巴头戴烂了顶的破草帽,反穿皮袄,脸抹得油黑,赤着脚,腰间系着铃铛。哑巴儿抬腿甩鞋,不小心破鞋砸在头上。胖婆娘头上戴绿手帕,身着红衣服,屁股上垫一个枕头,肚子上垫一个枕头,怀中抱着“孩子”,看起来又大又胖又丑。胖婆娘扭来扭去,冷不防还要拿针刺人。卖膏药挑着担子,边走边嚷。“胖婆娘”、“瓜娃子”,“瓜丫头”(都是男性演员)表演,插科打诨、夸张滑稽的动作、诙谐有趣的言词,往往引起全场观众的捧腹大笑。

  伴着急促的锣鼓声,秧歌舞就上场了。“这个宝庄子四方方,金盆养鱼的好地方。前头的山上龙摆尾,后面的山上落凤凰。”一段秧歌唱完,众人呼一声“好”,又扭起来,再唱秧歌。秧歌结束,大家席地而坐,吃茶饮酒,共叙欢乐。

  稍事休整后,龙舞、狮子、高跷、旱船等等逐个上演。在手持长把绣球的武生逗引下,开始龙舞表演,传统节目有二龙戏珠、双龙会等。狮子舞中,文狮、武狮表演花样繁多,狮子登桌舞是最精彩的节目,几张方桌叠起,最高一层桌子四腿朝天,引狮武生逐层攀援,狮子随后登上,最后要站在四个脚上,场面惊险,引人入胜。青海社火中令人称奇叫绝的还有高跷,每个高跷有3至6米。高跷队伍好像在高空中行走,融杂技与歌舞为一体,展现了翩翩舞姿和优美歌声,是社火表演中的王牌。跑旱船表演,音乐优美,歌词通俗,深受观众的欢迎,锣鼓声里,老翁划桨圆场,后随一乘船姑娘,那船儿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宛如漂泊在海面上,随着地方色彩颇浓的“搬船调”唱词,表演“战漩涡”、“破浪头”、“急流回旋”、“平波飞驰”等技巧性很高的动作。

  黑龙杆子火龙等,吹火着照灯盏哩;

  行的端来走得正,前世里有婚缘哩。

  到了晚上,还有“黑社火”。“黑社火”与白天的社火不同,演出场地固定,表演内容完整。人们舞船、耍狮子、耍龙,令人眼花缭乱;滚灯、顶灯、碗灯等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大娘”、“杂耍”等“身子”依次出场,载歌载舞。有些“身子”表演完以后,还要请到人家里去,直闹到晚上一两点才偃旗息鼓。青海社火正月十七晚上宣告结束。

  社火表演除了舞、扭、跳、打等做工外,还配有优美的词曲和生动的说辞。青海社火小调格式多样,曲调纷繁。主要作品有《茉莉花》、《织手巾》、《送情郎》、《货郎儿》、《抬花轿》、《对花》、《渡十船》、《浪花灯》、《老秧歌》、《放风筝》、《珍珠倒卷帘》、《十里亭》、《十里墩》、《十道黑》、《十枝花》、《十杯酒》、《十盏灯》、《十绣》、《十个字儿》、《十二月唱古人》、《十二月花果》等等。青海社火歌词之优美、传统曲牌种类之丰富,可谓是青海民间文化的“阳春白雪”。

  青海传统社火具有娱人娱神的特点。人们在“闹”和“耍”的狂欢中,获得了自身情感的释放与满足。人们举全村之力举办社火,关键还在于娱神。青海民间有“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说法,可见“耍社火”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感谢并祈求高天厚土,赐予人们丰收的粮食、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杨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