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深长的日月山石壁刻字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2-12 10:09    编辑: 许娜         

  【编者按】王昭同志,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国解放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治部主任,公安部副部长,青海省委第二书记、省长等职。在十年浩劫中,惨遭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0年2月12日含冤逝世。王昭同志的一生,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心系百姓,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生。

  在王昭同志逝世46年之际,本报特刊发原青海省副省长许林枫在本世纪初撰写的回忆王昭同志的文章《意蕴深长的日月山石壁刻字》,以期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王昭同志为榜样,持续发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为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而努力工作。

  今年春天,我在修改《魂系农家》回忆录的时候,收到原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有功同志送来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摄自青海省湟源县日月山,展示了山顶石壁上刻着的“王昭同志您慢慢的走”几个大字。看了这张照片,我心潮起伏,思绪万端,往事涌上心头。

  常言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从1961年王昭同志到青海工作时算起,距今已经四十个春秋了。若是从1970年他被迫害致死来算,距今也有三十多年了。但是,青海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王昭同志,这实在是一种黄钟大吕般的“政声”。这张照片上的刻字,何止刻在日月山的石壁上?它是刻在青海各族人民心上的,是人民群众怀念王昭同志的有力例证,给后人留下了有益启示和深刻教益。

  为什么青海人民这样怀念王昭同志?这是王昭同志以党性书写人生、书写历史的结果。王昭同志原是国家公安部副部长。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青海工作由于受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开荒为纲”,造成人、畜非正常死亡,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族关系极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1961年,王昭同志受命调到青海,任中共青海省委第二书记、青海省省长。他到职之后,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形势十分严峻,就遵照国民经济以农业(大农业)为基础的原则,非常有主见地向省委建议由他亲自分管农牧业战线的工作。当时党中央对青海工作有明确的指示,国务院及各地对青海工作也大力支持,如何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部署和组织实施好农牧业生产,是扭转青海困难局面的关键。在这方面,王昭同志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从而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使全省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牲畜存栏量由一千六百万头恢复到一千八百多万头,粮食生产由调入省转变为当年口粮自给省。全省人、畜各得其所,牧区草场开始了新的建设,城乡居民有了饭吃,群众生活得到稳妥安排,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各条战线的工作走向良性循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如此可喜的变化,各族人民怎能不欢呼雀跃?也就是从那时起,群众赞誉王昭同志为“王青天”。这一称呼在全省民间不胫而走,王昭同志对此是当之无愧的。

  王昭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这已经由人民和历史盖棺定论。我想仅就他兼管农口工作期间,对大家影响最大,使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作些回忆,哪怕是一鳞半爪,也表达了我送“王昭同志您慢慢的走”的崇敬心情。

  ——求真务实。王昭同志在青海任职期间,除主持省政府的全面工作外,时常下基层,亲临农牧业第一线,察看灾情,现场办公,发动群众,共商计策,跑遍了青海的市、州、地、县,还到过不少公社和村镇。他下乡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深入细致的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认为“以开荒为纲”的危害表现在各个方面,要肃清影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依靠政策。所以,他带领我们对影响农村、牧区的政策性问题以及某些不合实际的规定,通过调研、论证和反复实践,提出了十条政策规定,经省委研究之后,请示报告中央并得到批准。这对扭转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类似联产到户、加大自有等规定,时至今日看来也还是很有胆识的。

  ——轻车简从。王昭同志下乡进厂(场),出席会议,除有专项任务外,从来不向对方打招呼,更不允许宴请、迎送。只是他自己,加上司机及一、两名工作人员,说走就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店。他的星期天一般很少在机关过。他虽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但从不在意什么,更不允许接待单位在食宿方面另作安排。所有同他外出下乡的工作人员,都为他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所感动。

  ——坚持“三同”。我曾和省委机关的几位同志一起同他搞了几年“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这期间,我们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未在县城停留过,即便是工作团的团部也驻扎在公社所在地。各分团和工作队也是如此。他有事回团部,我们也是吃住在一起。每次他部署完工作后就到基层一线去,而且住在农民家中。1964年夏天,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与农民交心,他曾住在平安县车上庄村贫农刘维金家中。这户生活比较困难,只有空空荡荡的两间房子,每天的饭食是喝糊糊、饭汤。他在这样的农户家中不仅坚持住了下来,而且同房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位闻名全省的省长能够和这样的农户“三同”,一时传为佳话,对广大干部改善作风,深入基层,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昭同志在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难题时,常常讲一句话:“我们共产党人要做革命的转化论者,迎刃而上,正视矛盾,解决问题,绝对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否则人民群众要我们做什么?”他本人不仅这么说,而且也这么做,言行一致。他曾联系实际,把这句名言写成文章刊载在报纸上,在指导实际工作中体现出这样的思想水平。例如,他勇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扶正祛邪,伸张正气。对历来坚持原则,积极工作的干部表扬鼓励,对在形势严重的情况下违法乱纪的干部予以惩处。这对于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立党为公、勇于负责。在省委确定的原则下,他正确处理牧区平叛扩大化中的遗留问题,实事求是地落实各项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牧区各项建设事业。他敢于从实际出发,提出放宽政策的主张和建议。他曾说,要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反映问题,重要的是,按照规定请示报告就是了。他立党为公,任人唯贤。多年来,从没发现他在提拔和任用干部方面有任何徇私舞弊行为。这对干部的培养与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远道来北京送照片的马有功同志,是一位撒拉族干部。他那么忠实并精心保存这张照片,还亲自送来照片。这不仅反映了他本人对王昭同志的情感,还反映了一位民族干部对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怀念之情。因为他送来的这张照片,不是作为一般人情的照片,而是要将照片的意义发扬光大,这确实是青海各族共产党员的共同心愿。我理解他的愿望,所以就将由这张照片引发的回忆文章,也收录到这本回忆录里来了。马有功同志此举,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真正是“有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