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孙家庄五行八卦舞(上)

来源: 海东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12-09 10:26    编辑: 马秀         
 

  这里是四周环山的偏僻古镇,这里是依山而居的古老山村, “五彩石”将它装扮,“花儿会”为它赞歌;罕见的“五行八卦舞”演绎了古代军事阵法的绝妙和神奇;历史悠久而典雅古朴的兴隆寺,述说千年的叱咤风云和人世间的沧桑变革。这里就是民和县峡门镇孙家庄村,一个历时六百多年的古老山村。

  五彩石点缀的古镇

  因了五彩石的装扮,峡门镇比往日炫目,比往日耀眼。

  峡门镇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沟谷地,位于民和县城西北四十公里处的小山沟里,管辖周围依山而居的李家庄、康扬、孙家庄、腰路、阳坡、石家庄、峡门、深巴、直沟、甘池、巴子沟、甲子山共12个村。镇政府所在地便是这里的孙家庄村,村民依山而居,周围都是山岭沟壑。

  早在1931年,民国政府便在此设立硖门乡,1950年,新中国设立民和县第六区第五乡,后又设公社、乡镇,机构几经变换,现为峡门镇。这里的百姓以种植小麦、青稞、油菜为主,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辅。峡门民间历来有农历“三六九”日的集市,每逢集日,周围山村的人们三三两两来赶集市,平日耽于生计的人们在琳琅的货物和鼎沸的人声中穿行,那些放下田地专门经商的人们,利用集日不断叫卖,从中获取不菲的利润,很快踏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只见两侧都是新建的小二楼,街道铺面五金家电、百货副食、针织服饰、汽车摩托样样齐全,清真饭馆旗幡飘扬,清香扑鼻。然而最令人瞩目的是峡门沟里的石头,它静静地在那峡谷躺了几千年,现在,它给峡门人带来了福音,给峡门人撑起了门面。一个偶然的机会,它被一个喜欢收藏石头的人发现,得到开发。现在,这里的“五彩石”店铺已达六十多家,已经初具规模,加工销售为一体,形成气候,每年销售上千万元,孙家庄成为“五彩石”最大的交易地。

  近几年,峡门镇政府大力发展小集镇,为大部分群众从事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也使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该镇以此为依托,实施就地移民,将生存条件恶劣的极偏远山村迁至集镇周边,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农民从事其他行业,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如今的峡门集市,全是整齐漂亮的两层楼房,徜徉其间,使人很难相信这里竟是纯脑山地区。也许,当年孙家庄村民的先祖迁移到这个山沟里,为的是“天高皇帝远”,图的是安逸,远离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欺压,没有歧视,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享尽天伦之乐,他们肯定没想到如今的孙家庄有着如此大的变化,短时间内发展成为繁华热闹的小城镇。

  社火是村民的精神支柱

  走进民和县峡门镇孙家庄,有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坐落在这里。在一侧新建的宽阔的体育场里,一群孩子正在体育器材上找乐子,十几个村民在忙着拌沙子、砌石头,原来他们正在修建村里的新戏台。孙家庄的人们,谁都知道他的祖先的历史根源。据传,在明朝洪武年间,由南京竹子巷(音)迁至这个叫鳌河沟的地方定居。兴隆寺也随着这些迁移的先祖们迁到这里,它是孙家庄人的精神寄托。

  孙家庄的老人们都说先祖是从南京竹子巷迁来,这使我们想起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故事的大致情节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某个正月十五日,南京竹子巷的民众在演出社火时捆扎了一个大脚马猴,正在街上演出,被一位奸臣看到,他认为侮辱了马皇后(隐射马皇后脚大而丑,当时的女人以小脚为美),朱元璋便将这些老百姓都发配到了西地。故事有多个版本,在青海民间至少流传了几百年。“竹子巷”是音译,有关的史料和民间家谱中有苎丝巷、珠玑巷、主司巷、猪市巷等多个异名。“南京竹子巷”是许许多多青海人祖辈相传的梦。这梦,迷人而飘忽不定,清晰又不可捉摸。它,把许许多多青海人的根紧紧地系在一起。如今居住在青海东部的许多汉人都称其祖先来自南京竹子巷、珠玑巷或猪市巷。

  又一传说,某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出行。到了南京城的聚宝门外,见街上一户人家门口悬挂一只彩灯,上面绘了一个大脚妇人,怀抱一只西瓜而坐。朱元璋站在灯下,当时脸色就变了。据他猜测,“怀”谐音“淮”,西瓜取一个“西”字,合起来就是“淮西”。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一带,统称淮西,即淮河的西边,又称淮右。他自己说“朕本淮右布衣,起于田垅”。他自己这么谦虚是可以的,但绝不允许别人说他是泥腿子出身。他觉得这盏灯笼上的画是讥刺马皇后乃“淮西的大脚妇”,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人将这一家九族三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掉,如此仍不解气,还将这条街上的所有居民,全部发配到蛮荒之地充军。这蛮荒之地就是青海,峡门镇孙家庄村人的先祖也在其中……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火是宗教活动的产物,有了寺院,就有了社火,那个时候,迁移到孙家庄的人们比较贫困,但是他们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他们仿效中原文化,建起了自己的寺院,传承了自己的信仰,创造了自己的社火秧歌。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漂亮的道具,他们就用羊皮做成衣服反穿,用羊皮做帽子,这些成为表演的服饰,鼓镲唢呐作为道具,以后又逐步增加了二胡、三弦琴等乐器。也引进了西北民间小调等。这个贫穷落后,朴实庄重的小村子里有了群众文化活动,开始有了正月初一到十五唱大戏、跳秧歌、耍社火的习俗,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人参加,这种习俗断断续续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古老的舞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同治十一年(1872年),陕西回民抗清武装进入米拉三沟,造成社会混乱,灾难不断,孙家庄社火因此中断。有一年正月,孙家庄的人们落难到乐都县中坝乡的一个山洞里过着乞讨的生活,但是在正月初一这天,他们插上草香,祭祀了神灵,开始扭起了秧歌,耍起了社火,用这种精神战胜了磨难,战胜了饥寒。社火再次被人们跳起,这是为了鼓励自己,也是为给别人带来生活的希望,同时反映山乡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希冀,也是对先辈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社会安定了,由孙万和(本村碾伯县秀才)重新组织村民跳起祖先创造的秧歌社火,并引进了西北戏曲秦腔,使传统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任民和县文体科科长的孙世杰,请来陕西秦腔名家艺人授课教导,使村里的社火戏曲得到更大的发展。

  1949年全国解放,1952年西藏叛乱,这个时期仍没有间断秧歌社火的表演,尤其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孙家庄的社火秧歌达到顶峰时期,在米拉三沟及乐都有了较高的影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村里古老的传统文化被全部推翻,那些先辈们积攒的艺术精品全部被烧毁掠夺,但现存的有一部分已是古董文物。那时候,村里表演文化大革命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血泪仇》《沙家浜》等代替了传统剧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秧歌社火恢复了,到现在一直没有中断,社火是孙家庄人的魂,大家不能没有它。

  社火是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孙家庄的社火队配有旌旗、仪仗、锣、鼓、铙、镲等,规模浩大,场面热烈壮观。社火表演内容也极其丰富、广泛。村民们在村子兴隆寺举行祭神集会,然后依次摆开阵势,由扮演青龙、白虎的二神在前面开道,关公、周仓最后压阵,所有演员画上脸谱,身着历代服装,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刀叉剑戟,锣鼓齐鸣,震天动地,演出队伍威武雄壮。( 杨琪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