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声里“射”土靶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9-06 10:04    编辑: 马秀         

  9月3日下午,本届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各弓种展开“厮杀”,不过最热闹的还属复合弓比赛。

  下午两点,位于乐都区七里店赛区里,复合弓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和很多大型赛事上的专业射箭比赛相比,这种看似随时要“火拼”的比赛更加趣味十足。只见赛场两边分别砌起了三个高80厘米,底70厘米,底宽顶窄的土砌靶。箭靶中心徒有白色颜料。运动员要在距离箭靶85米处的起射线,仅凭肉眼“精准”射击。

  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射箭队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射箭队正在举行小组赛的比赛。有意思的是,循化队选手在射击的时候,果洛队的队员大声高呼,企图干扰对方,而循化队队员射中后,循化队的队员们则现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裁判告诉记者,这就是民族特色的体现,是青海地区民族传统射箭比赛中的特色。

  据果洛州代表队队员尕藏才旦介绍,双方队伍每对有20名选手,共展开四轮比赛,每轮每个成员射两箭。而在射击过程中,可以使用高呼、跺脚等方式干扰对方成员。本队队员射中的时候,则常常通过跳舞来庆祝。

  据了解,青海民族传统射箭的历史十分悠久,在青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已发展成为了青海群众参与性很高的体育活动。人们因为更注重参与的娱乐性,才有了其独特的助威方式。通常民间射箭比赛结束之后,东道主要举行“达顿”(箭宴的意思),宴请客队,敬茶、敬酒,载歌载舞,联欢到深夜。它已成为青海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这种土靶射箭形式在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尤为盛行。比赛人数及射箭轮数由双方商定,有20人的,也有30人至40人的,每人每轮射2支,比赛距离为80米至90米。目前比赛中用两轮制,民间有时间的可射4轮,甚至6轮。(王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