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沙尔高跷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7-21 10:05    编辑: 蒋文彬         

  一年一度的塔尔寺灯节,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塔尔寺灯节的经典,除了巧夺天工、万众瞩目的塔尔寺酥油花外,鲁沙尔镇的社火也是灯节的亮点。高跷又是鲁沙尔社火的精彩之笔。自1982年以来,鲁沙尔高跷几乎每年被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评为塔尔寺灯节演出优秀文艺节目。2008年11月,鲁沙尔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鲁沙尔高跷被列入青海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鲁沙尔高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南京朱氏巷迁到青海。清末及民国初期,已故鲁沙尔村民霍得鲜、秦国安等高跷艺人已将鲁沙尔的高跷打造得有声有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高跷艺人秦志良、霍得禄、王作荣、李长贵等人的辛勤努力下,鲁沙尔高跷年年翻新,岁岁繁荣,成为繁荣当地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鲁沙尔高跷以其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昂而出名,在我省农村社火队中十分有名。鲁沙尔高跷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在鲁沙尔镇街头、周边村庄演出。演出行程达十多公里,最多一天要演出十七八场,每年平均要演60多场。演员多时可达100多人,一般在80人左右。演出角色众多,比较固定的是“老牛角”和“王妈”,后面有《西游》《水浒》《三国》《杨家将》中的人物和戏曲人物。演员的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年年有变化。起初,好多演员只要头上扎块彩色头巾,身穿从别人家借来的新媳妇的陪嫁缎棉袄,腰勒一块被面作裙子,脸上搽一点女人们的胭脂、白粉,就可出场。现在多是鲜艳夺目的戏装,装扮起来不比大型剧团里的演员逊色。鲁沙尔高跷由于跷身较高,且演出路线复杂,一般都由年轻小伙装扮。演员年龄最大的有近50岁的,最小的也有八九岁的。

  鲁沙尔高跷队每年在德高望众的老人们指导下,从腊月开始就在选好的场地上演练。高跷除了装束和踩跷外,主要是两排队伍的穿插、扭姿和演唱。鲁沙尔高跷的穿插非常灵活,变化十分丰富。演唱的内容主要有传统的《放风筝》《织手巾》《十道黑》《绣荷包》《搬船》《兰玉莲》等民间小调,也有现代的流行歌曲。高跷是社火队中最为起眼的节目,高跷节目的出演和行走始终有节奏悠扬的唢呐和铿锵顿挫的锣鼓声伴奏。

  鲁沙尔高跷的跷子一般是用材质较轻的优质松木做成,跷身绝大多数在2.5米上下,高的在3.5米以上,矮的只有0.5米。在跷子的底端装有特制的跷钉,以防冰雪路面侧滑。跷子高0.5米的地方装有平出的踏板,用于脚踩。演员在演出前先要用较长的跷带将自己的小腿和跷子结实地绑在一起。

  为了使鲁沙尔高跷能够继续发扬光大,鲁沙尔社火队的组织者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老艺人们的奉献热情,每年从腊月开始,巩固和动员新的年轻人加入高跷队伍,苦练跷上技艺,演唱社火曲调,努力使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陈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