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海畅谈端午民俗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6-03 10:21    编辑: 蒋文彬         

  “凉面拌好了,糯米糕蒸上了,房檐上挂上艾叶,一家人开始过端午了。”6月2日,在学院巷社区会议室,来自省城各个地方的上百名居民齐聚一堂。本报和学院巷社区联合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公益活动第一场——民俗文化讲座,居民还一起讨论了青海人过端午节的民俗,现场火爆。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老师常丽给居民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各地过端午节的民俗、民风。当常丽讲到青海人过端午节的民俗时,立即引起了居民的兴趣和关注。

  “我们家过端午节主要吃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羊肉和韭菜烙,把羊肉切成肉末,和韭菜拌在一起做馅,烙出来的盒子就叫羊肉韭盒。如果没有羊肉,就用鸡蛋和韭菜烙,就叫鸡蛋韭盒。后来,学着外地人的做法,鸡蛋韭盒里放上虾皮、粉条、碎豆腐,也很好吃。”居民马香玲第一个走上台,她笑着对大家讲起了端午节的吃食。“对对,我们家也做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不是烙成半月形或饺子形,而是烙成圆形。吃的时候切成三角形。和青海人包的粽子恰巧是同一个形状,而且大小也相同。”有居民在一旁回应道。

  王菊花也是老青海人了,说起端午节的民俗,王菊花走上台说:“这可真是说都说不完呀。青海人过端午节还喜欢蒸一种包子,就是地软儿包子。地软儿又叫地皮菜,是生长在山中的一种野生菌类。以前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只要下过一场雪,山里的地软儿就会膨胀起来。有经验的农村妇女,就会提着篮子,到山上捡拾地软儿。只要有耐心,一天便可拾满满一篮子。”王菊花说,地软儿拾回来后,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妇女们便拿出这些地软儿,重新泡发,清洗干净。配上肉末、粉条和少许韭菜,蒸出来的包子就叫地软儿包子。

  “青海人过端午节的吃食实话丰富,我们过端午节就会一家人到草滩上去,带上青稞酒,边吃菜、边划拳喝酒,喝醉了就躺在草坡上,美得很。”居民张近远的一番话,让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居民们越说越起劲,现场热闹非凡。

  学院巷社区负责人张顺说,通过这场活动,可以弘扬端午文化,回归到屈原的爱国、为民、向善的精神上来。此外,还唤醒了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记忆中的端午节

  讲述人:严永麟

  每到农历五月初三、初四,奶奶和妈妈就忙着准备蒸枣糕、包粽子,迎接端午节。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高兴地等候着先出锅的粽子和枣糕,先尝为快。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西宁大多数人家在农历五月初三、初四,先把粽叶、马莲提前用温水泡好,把红枣、糯米准备妥当。农历五月初四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分工,一个人包粽子,一个人蒸枣糕。妈妈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了,我也是一位75岁的老人。现在一到端午节,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奶奶、妈妈一起包粽子、蒸枣糕的温暖幸福情景。

  相关新闻:45位老人巧手绣香包

  戴香包是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但如今会做传统手工香包的人越来越少。5月29日下午,在城东区康宁居委会,“银发绣坊”活动正在进行,45位65岁以上的老人现场制作香包。

  活动室的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绸布、彩线、亮晶晶的珠子……先用硬纸板剪出想要的形状,然后按照纸板的形状剪下相对的两片绸布,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然后翻过来,塞入棉花,再将最后一边缝合。就这样,各式各样、外形别致的香包就做成了。

  85岁的关竹琴老人坐在桌前一针一线缝着自己设计的香包,一款香包被做成鲤鱼形状,鱼身上配了珠子和五彩线。69岁的土族老人王兰英缝制了具有土族特色的香包、绣球。大家感受到了共同劳作的欢乐。这包含着浓浓邻里情的几百个爱心香包将在端午节前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