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宁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5-12 09:43    编辑: 陈悦         

  寿材铺里话旧俗

  寿材,又称老房子、大房、寿器,在人生前不称棺。老西宁人做寿材有许多讲究。一是选好日子,一般选在闰年或闰月之时,一并做寿材、置寿衣,以为增寿添福。民间认为,三年一闰,余日积累而成,在这个日子做寿材可以添寿,亦有“闰年闰月一百岁”的说法。二是选好木料,做寿材多用柏木做盖和帮,寿材盖至少厚两寸以上,前高后低,寿材两边要箍成鼓形,寿材的底要用柳木,取其松柏常青,留子留孙之意。三是亲友贺喜,庆贺添寿。寿材做好之日,还要给匠人(包括木匠、油画匠)分别抬寿盘半幅(即馒头6个),长红布绫一条,坐斗一升(粮食7公斤左右),现金若干,称“花红例施”。

  一开始做寿材的时候,匠人先用锛子在原木上砍一下,以木屑飞出的远近占人寿的长短。子女要为父母制作寿衣,衣料以纯棉或麻类为主,忌用绸缎。寿衣做成后,选一个吉利的日子让老人穿戴,以示生前穿啥,死后就穿啥。民间还有俗语:“生前穿老衣,能活九十九”。

  过去,老西宁人还给德高望重的杰出人物,请木匠大师傅特制“八台轿”坐式棺。棺木的外形似八卦亭,顶部为宝塔型,高约五尺,内宽两尺见方。棺后有活动插板,可安放遗体,棺外有廊坊,十分精致。底座大于棺身,呈八角形,角上篆刻寿字。葬时,先挖宽敞墓穴,后在穴壁打大于棺材的偏洞,下棺后,再用砖箍为塔形,最后掩土埋葬。(滕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