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西宁建成首批城市雕塑
漫步在西宁街头,形态各异的城市园林雕塑已经成为城市的一景。31年前,西宁首批城市园林雕塑建成,不少老西宁人至今还记得这些雕塑建成时,市民扶老携幼去观看的场景。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当年参与设计建设这些雕塑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回忆里,西宁首批城市园林雕塑设计、建设的过程逐渐清晰起来。
为新中国成立35周年献礼
1984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35周年,经西宁市委市政府批准,西宁市园林局决定在五岔路口和人民公园建三座雕塑,其中五岔路口1座,人民公园2座。青海省工艺美术厂承接了其中两座雕塑的设计、建设工作,另一座由园林局工程队施工设计建设。这3座雕塑分别是放置在五岔路口的《三人舞》,放置在人民公园的《母与子》《江河源》。
当时,青海省工艺美术厂(以下简称工艺美术厂)接到这个任务后,就马上调集了厂里雕塑工作室的雕塑家和专业创作人员展开创作设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点。不久,工艺美术厂就拿出了几件雕塑小样,请相关部门审核。经过审核,两件作品入选,一件是王起跃的《三人舞》,一件是张维宁的《母与子》。
凝固时代的记忆
在设计雕塑之初,设计者们就为这些雕塑定下了总体基调,一是要反映改革开放后,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要有现代感、有地域特色,能让观看的人产生共鸣,三就是要与35周年国庆相关。由于资金有限,3座雕塑均使用了水泥作为代用材料,做出仿石料的效果。
雕塑《三人舞》谐音暗合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这个主题,另外用三个生机勃勃的少女手拿花环反映出人们蓬勃向上的朝气,以及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祖国的美好理想。设计之初,这座雕塑是放在喷泉中间的,后来由于水泥的特性问题,有关部门又用金属材质重新制作了雕塑,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母与子》使用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题材,用母亲与孩子的主题表现了一种温馨的场景,让欣赏雕塑的人体会一种温暖的情怀,进而产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件作品也是1983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展的入选作品。
《江河源》是以地域特色为主线构建的雕塑,假山和龙身是用水泥打好基础后,再用工具一步步雕刻而成的,两个龙头是做好之后吊装上去的。
《母与子》的设计者张维宁先生介绍,当时,雕塑小样做好之后,工艺美术厂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用来放大雕塑,园林局就在人民公园内找了一个地方给他们展开创作。那个时候正值夏天,在烈日下工作很辛苦,不过大家都没有怨言,都想在国庆前夕完成雕塑,为国庆献礼。(赵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