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阅读:进士严宜五峰传演贵州社火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3-02 10:26    编辑: 王易         

  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社火源于清朝。2月25日,记者来到五峰镇下马一村,探寻有关五峰社火的历史传奇。

  两百多年前,严宜传演贵州社火

  下马一村的苏发辉告诉记者,五峰社火叫“三元灯山神会”,这样的叫法至少已有两百多年了。社火由12个身子组成,4人表演老秧歌、4人表演拉花子、4人为棒子手,这12人以灯官老爷为首。“三元是指天官、地官、水官,这个名字包含着我们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苏发辉说。

  苏发辉说,这台社火是清朝嘉庆年间当地人严宜从贵州带来的。“严宜还带来了一台高台,农历正月十五,就会在当地演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五峰每年春节社火的保留节目。”

  严宜将高台带到五峰后,每年春节由严家子嗣扎制、扮演。之后,因为马圈一带共有8个巷道,村民们便商议每个巷道出一台,来丰富高台的内容。“马圈社火以古秧歌为主,高台一般都有八米多高。我们曾通过电视,对比村里的社火与贵州的社火,发现两者内容相同、服装相似,尤其是腿袢和坎肩,其花纹和样式都非常相似。”严宜的后人、今年80岁高龄的严玉章说。

  村民朱兴泰向记者展示了他珍藏的一件老戏服。记者看到,这件黄色戏服是绸缎质地,白色的粗布衬里被岁月熏染成黄色,其上的铜扣呈花苞状,虽然历经风雨,仍然熠熠闪光。据村里人说,这件黄色戏服是高台演员扮演皇上时的服装,按严宜带来社火的时间计算,这件戏服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下马圈的老人,几乎人人都掌握了一手精湛的高台扎制、表演技艺,他们不断向青年们传授技艺,使得高台的艺术生命得以长盛不衰。也正是在这样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五峰马圈高台艺术不断地走向兴盛。

  青海进士名扬贵州

  村民们口中的严宜,字克训,号可亭,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生于五峰下马圈。据互助县委党史办主任祁文汝先生考证,严宜是清代时青海的第一位进士。五峰社火正是他在贵州为官时带到青海高原的。

  据《西宁府续志·献征志·人物》记载:严宜的父亲严辅德,是乾隆甲午年间的副贡生,孝友性成,品端学富。严宜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对经史子集等皆有一定的造诣。1774年,严宜中举;七年后,严宜进京殿试,自小就有“建功熊轼”之志的他金榜题名,高中进士。

  严玉章说: “听老人们说,严宜当年出门赶考了三次。第一次,他早上出门后走到陈家台村时,看到了一名妇人担着空桶在担水,认为空桶寓意不好,便折返回家;第二天,他再次遇到这名妇人在担水,又打道回家;第三天,他又遇到这名妇人,妇人问严宜去向何方,严宜答道要去赶考,那妇人便说:‘空桶担着水来了,状元考着举来了。’严宜听闻此言,便欣欣然继续赶路。果然,他一举高中进士,而这个小故事也在五峰流传开来。”

  祁文汝告诉记者,高中进士的严宜授贵州都匀县知县,还没有到任就调任桐梓县知县。据史料记载,当时巨寇梁之贤聚众数百,依河据险,剽掠居民,严宜来临前线,督军作战,终于平定乱事。不久,严宜又调任贵筑县知县,他在当地勤奋治理,兴办学校,整肃民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一时有百废待举之势。不久,又有倡乱者自云南入贵州境,匿藏在山中。严宜闻知后,出其不意将叛乱者擒获。事后严宜叙功升为永丰州知州,此后又任古州、黔西州知州,所到之处,兴教育、倡文风、扶赤子、济贫寒,颇有政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严宜被选为贵州乡试同考官,次年即被擢升为思南府知府。到任后,访贫问苦,日夜操劳,一面积极解决百姓的困难,一面提出发展的长远之策。就在严宜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于是,严宜按祖制,辞官回到下马圈为父亲理丧守墓。守丧期满后,严宜被朝廷借补为直隶长芦、蓟永分司管理盐政事务。“当时盐政积习很重,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肥缺。严宜到任后,奉公廉洁,一些人认为他‘身处脂膏,不能自润’,纷纷嘲笑他迂腐。不久案发,只有严宜一个人‘无所染’,众人这才开始服其先见,钦佩他的廉明。他的这些高洁品格,不负青海清代第一进士的美名!”祁文汝介绍。

  严氏先祖疑为蒙古族

  在五峰一带,流传着严宜家“八辈子武官,八辈子文官”的说法,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在经过一系列的仪程之后,严宜后人严符躬请出了《湟中北川依山堡严氏族谱》,这部严氏家谱编修于康熙五年(1666年),到乾隆己酉年桂月时,由介祺堂刊行。“‘介祺堂’应当为当时专司刊印家谱的印社,由于这时严氏一门武将,请刊印社来编修家谱,这足可以看出先祖当时的虔敬之情。”严符躬说。

  据家谱记载,严氏始祖严渊是古南京凤阳府定远县人(今安徽省定远县)。严氏先祖世代为元朝武臣,时任江宁防御。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从建康(南京)归附元朝,并随军征讨,在攻打严州(今浙江)的战役中,严渊功绩卓著,朱元璋便赐姓为严。

  严符躬说,据家谱记载,严氏始祖严渊与土司贡哥星吉在明洪武元年一同归顺明王朝,贡哥星吉后被赐姓祁。照此推断,严氏先祖有可能是蒙古族。根据《湟中北川依山堡严氏族谱》严氏后裔所记跋文显示,记载有严氏一脉源流的家谱毁于崇祯年间,“吾始祖本源之姓氏不得再系矣”,这也成为严氏后人的一件憾事。

  其后,严渊参加了鄱阳之战,因战功卓著,升任千户;之后随徐达、常遇春征战秦地,并升至都指挥佥事。由此开始,严氏一族世袭武职。到了明朝中期,据青海湖周的蒙古封建主亦卜刺等,经常率部翻越祁连山攻掠河湟地区,成为明代最为重大的祸患,严氏后人应调平叛,战争结束后,便留居于西宁。 《湟中北川依山堡严氏族谱》不仅记载了严氏一族的渊源,还印证着青海的风云历史,尤为珍贵。记者还看到,家谱中清楚地记录下了世袭武职的严氏一族以“淳笃质实”之风传家的训诫。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门风,才成就了青海历史上第一位清代进士严宜。

  严宜晚年办学五峰流芳

  嘉庆十五年(1810年),花甲之年的严宜告老还乡。

  回到五峰下马圈后,严宜看到当地虽然民风淳朴,但学风不盛,他为此十分忧心。为启迪后学,他在村里的雷庙办了学校。然而,乡民并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严宜就到村民家劝学。 “老人们说,严宜在任上时,清正廉明,告老还乡之后,两袖清风。开办学校之后,他便再无多余资财维持学堂运转。当地乡亲有感于他的这种义举,便捐粮物、筹资送到学堂。”下马二村70岁的苏生荣回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严宜创办的学校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已难觅其踪,学校原址上如今矗立起占地九庙多的学校,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互助县县志上,也记载下了严宜这一义举,是互助县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小。

  隔着二百年的时光,记者实地踏访时,除了严宜三百多年前带到青海的那台社火外,五峰一带已经没有能令人凭吊缅怀的旧物了,严宜老宅也在前两年因破陋不堪而被拆除了。然而,他为官清正、造福桑梓的美名,却流芳河湟……(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