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农村里的年俗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2-13 11:07    编辑: 蒋文彬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走逃回到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青海人常讲,“过个大年,忙乱半年”,青海人从冬至开始忙“年事”,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那一天,这年才是过完了。

  冬至大如年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青海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青海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 “冬至大如年”,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青海东部都要炸油饼、吃“油搅团”,制作油搅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沸水中倒入适量清油,调以葱末、椒盐等佐料,将面粉徐徐撒进油锅;待面粉充分吸收水和油后,摊平锅内面粉,垂直戳几个洞,以利排气;再加锅盖文火焖烧约半小时,搓拌成松散适宜、金黄无比的油炒面。清香爽口,不油不腻,很能增加食欲。冬至一到,男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选出“社火头”(懂行且德高望重者担任),由他们置办道具,筹备练社火,开始掐算过年的日子。

  吃“腊八冰”保平安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众所周知,腊八节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青海也不例外。青海农村把“腊八粥”称为麦仁粥,是将当年的新麦碾去外皮,或者凿冰为臼,舂去外皮,是为麦仁。然后在头一日夜间,将麦仁与牛、羊、猪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茴香等佐料,经过一夜的文火煮熬,肉、麦、佐料皆已成乳状,清晨揭锅,香味扑鼻,食之可口而富营养。煮成的麦仁粥除了腊八这一天食用外,随后一直到春节都要吃的。

  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腊八这一天清晨,人们还要到河边、泉边去砸冰,将之背回家,谓之“腊八冰”。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谁就更有好运气。每年的腊八,人们一大早就起来,冒着严寒或在纷飞的雪花中去打冰。勤劳的农民留下一块干净的冰块用做搅团外,将其它的腊八冰一块一块地放到自家的田地里,希望来年雨水丰足,粮食丰收。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拿起冰,迎着太阳观察冰层中间的各种气泡形状,猜测并辨认来年农作物收成的预兆。冰块中圆形较多,意为豆类将会丰收;椭圆形状多,意为麦类丰收;长条形多,意为来年草荒严重,要提早做灭草的准备。

  据说腊八冰能治百病,这一天打来的冰,要放很长时间,好让孩子们有一段吃冰的快乐。当然,大人们也会吃。有意思的是,无论你怎样吃,都不会拉肚子。女人这一天要用“腊八冰”、豌豆与青稞合磨成的面散搅团。吃“搅团”有个讲究:先让长辈或家中主要家长坐在炕上,由女人们端碗舀搅团,但她每次故意在碗内只舀半勺或不到半勺,并情愿希望自己多舀几趟,这是以她端碗的次数来预测来年庄稼的收成。例如:她端了九次碗,意为可收九分田。特别是全家人吃罢后锅内还有剩余时,意为来年粮食必然多余,并把它舀出。妥善保存多年后的腊八搅团,有治疗小儿口疮等病的功能。

  腊八一过,村庄上空开始响起年猪的嚎叫,还有零星的鞭炮声,那炮声是盼春节盼得心急的孩子们放响的催春之声。

  宰瞎娃,杀猪饭吃到二十三

  童谣曰:“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瞎娃就是胖乎乎睁不开眼睛的大肥猪。宰年猪在青海农家来说可是一桩子大事。宰年猪的日子一般在腊月中上旬。此时,地里的农活基本做完,年猪饲料也差不多断了线了,接下来,该让苦了一年的人们换换口味消遣消遣了。定下宰猪的日子,接着就要请邻里帮忙。邻居之间不能同时宰猪,如果几家人一齐宰,那就意味着不想请这顿年猪客,这在青海人眼中是吝蔷鬼的举动。杀猪要请吃杀猪饭。这种请,不像今天社交场合里的客气应酬,而是透心亮底的真请,左邻右舍每家都要请到,即便是以往有过摩擦而不相往来的人家也不能例外,宰年猪请吃饭便成了邻里交流的好机会。整个腊月,天天都有杀猪之家,只要肯去帮忙,杀猪饭可以一直吃到大年二十三。在青海,猪肉除招待客人外,剩下的与灌好的血肠、面肠、肉肠分成几份,送给自己的长辈、兄弟。猪身上只有猪头、猪蹄和灌肠才是真正属于农户自家的,一般都在大年三十消受,也有的放到二月二,吃到过完年。记得去年腊月到农家做客,赶上宰瞎娃,主人端来了一盆猪肉,那猪肉的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祭灶神,福气临门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祭灶由家里的男人主祭。青海农家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灶糖(有白、黄、黑三种)和灶卷(撒上红花和香豆的花卷),然后放上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据说,用灶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这一家的坏话。记得每每祭灶结束便抢灶糖吃,那灶糖很甜,虽然粘牙,却很好吃。

   “掸尘”

  俗话说:“二十四五清尘土,二十七除病疾,二十八洗邋遢。”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将室内从屋顶到墙壁、地面、桌凳、盆碗以及角角落落,打扫擦洗一遍。随后,便开始粉刷墙壁,裱糊顶棚,使室内外焕然一新。有句话说,“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过去,人们生活条件再怎么差,都在要新年到来之前都要剃头、理发。现在头发还是要理的,只是很少有人剃光头了。

  炸馍馍

  青海俗谚说:“内地人的菜,青海人的馍。”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凡是来过青海的人,与外地一比,都会交口称道青海人做的馍馍,千姿百态,品种繁多,手法精细,品味香酥,独具风味,真称得上是高原百食中的“一绝”。它们是逢年过节,串亲访友经常携带的传统礼品。走进任何一户人家,都可看到置于桌子两端的花瓷圆盘里盛着的花馍,镶嵌着团龙、飞凤,有如绽开的花朵;而层层叠起的馓子,更像无数龙蛇竞走,妙不可言。

  青海人特别喜爱过年炸油饼、炸馓子。馓子或许是因为在油炸的面食中,其色、味、形俱佳,让人食欲大增,所以是农家过年必备的食品。可是,馓子要炸得酥脆,是需要掌握一定技术的,否则,炸出的馓子形同焦炭,干硬咬不动,泡在奶茶里不绵软,吃起来也难以下咽。油炸馓子,要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主妇即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这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出锅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爱不已。苏东坡在《寒具》诗中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便是对巧妇炸馓子的情景做出的形象描写。

  除夕守岁

  年三十,一切准备就绪,家家户户再次清扫院落街道,大门口上红纸春联,庭院中垒好井字形的“松篷”,堂屋里供桌前贴上一张绘有龙、凤、钱、马的大型图案纸,谓之“贴龙凤钱马”。只等守岁。青海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全家团聚吃“熬(nao)饭”(将事先做熟的白萝卜片、凉粉、粉条、熟洋芋块、羊肉、猪肉、肉丸等放到羊肉汤中煮,类似烩菜),大人们或唱酒曲,种类主要有唱曲儿、贤孝、道情、倒江水、打搅儿等。自拉自唱,自成晚会。或总结一年来的生产,或谈天说地,守岁至凌晨。

  除夕夜家庭主妇是最辛苦的。她们一边拉家常,一边捏扁食(饺子),又要把全家人第二天换穿的新衣服整理停当,还要给孩子们棉袄肩头、腋下缀上枣串、核桃、葱蒜、鞭炮等物,暗寓以丰收果实加火药味镇妖降怪,保佑平安。全家人睡后,她还要放关门炮,关好房门。再给孩子们枕头下压上菜刀、剪刀等利器和花馍、压岁钱,为的是让孩子们来年无灾无病,增智增寿,健康成长。古人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明此刻除夕已过,新岁来临。于是家家户户放开门炮,吉祥小炮,表示驱邪避臭,清洁吉祥。

  拜年

  初一凌晨,大人小孩穿新衣,家家在院内点燃松塔、柏香,房内点灯烧香,举行祭祖敬神仪式;然后向自家长辈和本族长辈拜年。从正月初二到初四,相互串亲走友拜年。先是女婿拜丈人,外甥走舅家,然后大体以亲、疏为序,亲朋之间相互拜年。拜年要拿规定性的礼物。城市人一般拿糕点、烟酒、水果,农村除点心、罐头之外,还要带包子、礼馍。一般性拜年,只拿点心或包子就行了,串亲必须带礼馍。如果外甥走舅家忘记或未带礼馍(或带了礼馍而舅家未留礼馍),就表示终断以后来往,舅家也不给回礼,也不给送灯了,第二年,外甥也自然不再去拜年了。记得小时候到舅舅家拜年,舅母都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拉面,青海人称“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

  大年三十晚至年初三,青海人家中不洒水、不扫地、不担水、不发脾气,擀面杖和菜刀都要“封”起来,初三下午上坟、放炮送神,到初四才能动用。过了正月初四,一般拜年活动基本结束,从初六开始由舅家给外甥送灯,青海人极为重视舅舅,不管婚丧嫁娶都要把舅舅摆在前头,所谓“阿舅外甥亲,打断骨头连着筋”,送灯就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体现着一种不同与其他亲人之间的血缘情愫。青海人很讲究礼数,“正月理头死舅舅”,所以正月头发再长也不能理发。

  唱太平秧歌

  初三至十五,青海的傍晚永远被喧闹的鼓乐声所占据。人们聚拢街头,打开灯盏,拿出锣鼓、胡琴,抿着自家酿造的青稞酒,用唱太平秧歌的方式,祈祷风调雨顺,享受着太平安闲的日子。太平秧歌内容多为三国故事、杨家将等,当然还有一些滑稽有趣的小段子,如《不扯谎》:“我唱的秧歌儿不扯谎,牛蹄子窝儿里盖楼房,兔子倒把狼吃上;我说的实话你不信,跳蚤的尻子里牛钻上。”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时引来阵阵笑声。乡亲们说它是自己的春节晚会。过去农村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傍晚欣赏太平秧歌成为许多老年人的习惯,至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也夺不了许多人欣赏太平秧歌的情致。

  耍社火

  耍社火是农民最重要的娱乐方式。正月初四开始,各村社火都动了起来,排练一新的社火班子开始走村串户,祈祷来年吉祥如意。

  一切顺从自然,青海社火舞、扭、唱、说、做,不刻意编排,不强求文雅。通俗地表情达意,自由地唱念做打。表演追求大众化、平民化,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内涵丰富而意趣简洁。如旱船、高跷、高台、龙狮、金钱棍、滚灯、四片瓦、八大光棍、拉花姐、拉牦牛、打哈熊、大头罗汉等节目虽然简单,但意趣横生。由“灯官老爷”、“马报子”、“哑巴”、“胖婆娘”、“卖膏药”、“货郎”、“忘辨”、“傻公子”等组成的“社火身子”负责社火中的串场,更是增加了社火表演的欢快气氛。

  青海社火视表演时间有“黑白社火”之分。“黑社火”则在傍晚举行,表演内容相对简洁。通常由“灯官老爷”、“马报子”、“哑巴”、“胖婆娘”、“卖膏药”、“货郎”、“忘辨”、“傻公子”手持灯笼进行表演,民间又称“丑社火”。每年正月初七开始,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等地都要举行“黑社火”表演,舞龙、旱船、竹马等都要点燃蜡烛导引前行,在四个小时的表演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小调、民歌、酒曲、秧歌、道情等民间曲艺形式竞相予以展示,让人们忘掉了漫长的寒冬。

  值得一提的是,湟中千户营高台和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带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在社火中独树一帜。

  赏灯

  青海人元宵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赏灯。传说青海的南京籍先民就是因为元宵节赏灯时有辱皇后马娘娘而遭遣送的。青海农村以点面灯为特色,按家中人口捏高脚面灯若干(至少12盏),并专为亡故先人捏一盏大灯,插芯(俗称灯捻子)添油放置盘内,大灯居中,小灯簇拥。正月十五晚上全家人自老而小逐一点燃,大灯由老人或小孙娃点,谁的灯燃得明亮且时间长,则证明时运好,而老人以此占卜健康与寿数,先人之灯明亮,是为喜兆。这一晚,新媳妇要偕女婿回娘家探亲,民间谓之“躲灯”。

  青海乐都县七里店乡的“九曲黄河灯会”是在青海无数赏灯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每年都吸引全省各地民众数万人前去观赏。九曲黄河灯阵式样布置是以八卦图演绎而来,即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成九宫”的阵法设计总城、城壕、胡同、内城、仪门等。每到夜晚,整个黄河灯城犹如一片灯海,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景若仙境。

  湟源县每年都要在县城主道举行排灯展览,排灯有方形、扇形、桥形、马鞍形、品字形等,双面框架,灯面蒙纱,灯框下饰以彩穗流苏。排灯的两面是彩绘的《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故事配图,尤其灯光闪烁时,人物静中有动,犹如电影,成为古城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藏族过年习俗

  伴着一声声“洛赛尔桑”(新年好)的诚挚问候,高原的藏族同胞们迎来了他们自己的节日——藏历新年。

  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此时家家户户庭堂的庭柱上,插上了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老人们按照传统的仪式:指头上蘸着炒面粥,在洁白的墙壁上写出“扎西德勒”几个大字。他们每点一点,都要念几遍六安明经咒,祈祷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早晨,姑娘们先去河边或井旁背“晨星水”。晨星水是指除夕过渡到大年初一那一刻,背回来的头一桶水。传说晨星水是人间最吉祥的水,它可以献神,可以洁身,可以洗涤一切污垢和不祥,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幸福。夜里十二时,姑娘们按照民族的习俗,在背水“梢儿(大桶)”的沿口贴上三块酥油,再插上三支点燃的香。怀抱由柏香、白香青为原料的桑切,披着繁星,争先恐后地去背晨星水。习俗认为,头一个先到河边点起桑切,并舀上晨星水的姑娘,是最有福气的人。姑娘们把晨星水背到家中,在洁净的盆内先倒入一些,再注入牛奶少许,按先男后女的顺序,全家洗涤。“一水洗百净”。旧的一切,随着晨星水的洁身,一去不复返。迎来的将是新岁、新事、新的吉祥。

  初一早上的年饭,主要是“卡卓”(意为口福)。家庭每个成员备一龙碗,里面装上熟蕨麻(高原生植物),把酥油化开浇在上面,再撒上炒面吃。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必喝青稞酒,称为“乃羌”。主食以“手抓”为主,阖家围坐,其乐融融。从初三起,人们开始相互拜年,互赠“哈达”,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喝年茶、吃年饭、饮酒唱歌,这种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藏族人民还喜欢把青年男女婚礼、姑娘成年礼、婴儿剃头礼、老人祝寿礼等安排在春节。每到傍晚,老人们请上讲《格萨尔王传》的艺人,整夜听格萨尔南征北战、降妖伏魔的英雄故事。男女青年则彻夜跳锅庄和伊舞,看滑稽戏。年节期间,村与村之间举行的射箭、骑马、文艺演出等活动给年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喇嘛社火

  喇嘛社火,藏族叫做“跳欠”,跳是汉语,欠是藏语“尕欠”,意思为古朴的神的舞蹈,因在新年期间演出,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喇嘛社火”。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是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塔尔寺从明万历四十年起,每年举行四次“祈愿大法会”,法会上主要表演“法王舞”和“马首金刚舞”。塔尔寺“喇嘛社火”一般正月十四在九间殿前面的社火院举行。僧人们头戴面具,身穿古装,手执法器,按原始的程式演出“法王舞”,完全是集诵经、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宗教乐舞艺术表演。每当表演开始,附近僧俗群众纷纷前来观看,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湟中县西堡村葛家寨、四营乡的图巴营村民也仿照塔尔寺“跳欠”举行“出僧官”活动。四乡八堡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观看。舞场周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关于葛家寨的“出僧官”还有一段来历,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游方僧人云游至此,见此地东西两座大山犹如两条巨龙,且到处是清溪碧流苍松翠柏,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于是“喇嘛”就在此依山傍水,结庐修行。几年后,喇嘛圆寂于此。从那以后,这个地区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人们为了纪念那位喇嘛的庇护,就开始举行“跳欠”活动,延续至今。

  十五晚,塔尔寺还将在悠扬的佛乐声中,迎来一年一度的酥油花节。(王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