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汉族婚礼歌的语言魅力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9-05 10:08    编辑: 马燕燕         

  主题是立言的旨意,是文学的灵魂,也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鲜明的主题往往使文学作品增色不少。河湟汉族婚礼歌中每一首歌的内涵不一,故立言有别,而每一首歌的主题却十分突出,即便是有些内容短小的歌,其主题也是从不旁落。歌歌有所指,歌歌有主题,这是河湟汉族婚礼歌最明显的特征,它在婚礼歌中又是提纲挈领、统管全篇,其作用正如陆机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文赋》)河湟汉族婚礼歌在表现主题方面往往是直接切入,从不添枝加叶,也不王顾左右而言他。

  情感是文学必需的要素,缺乏情感的文学是僵硬的、不鲜活的。河湟汉族婚礼歌之所以成为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文学情感性。哭嫁歌中的别情与悲切,动辄使在场的男人垂首,女人掩泣;交人歌中的婉言和嘱托往往令听者颔首,闻者扼腕;讨酒令歌中的打趣与噱头,足以使老者掀髯,幼者抚掌;辞姑娘歌中的声声叮咛和依依不舍,定能让新娘号啕,亲友潸然……或悲或喜,或哭或歌,种种情状皆受了情感的感染。以情感人是所有文学所追求的,也是最能体现作品文学价值的地方,而婚礼歌处处在牵动人心,时时在撼人心魄。

  婚礼歌的思想性让人手不释卷,进而刮目相看。然而其艺术性又是如何呢?是拙劣粗陋,还是精致巧妙?其实,“从艺术形式这个词语的更广阔的意义上,口头传承和书面传统同样具有‘文学’。我们不应该把口头传承仅仅视为不太完美的、较为粗糙的、跟文学沾不上边的东西。远在书面技巧出现之前,艺术形式便已经确立,而且在古代已经高度发达。”这段话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口头传承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而且早于书面技巧前就已经成熟完臻;这段话也澄清了一个事实:口头传承的文学并非拙劣粗糙,反而不乏文学韵味。综观河湟汉族婚礼歌的艺术形式丝毫不逊色于书面传统,其文学艺术性依然熠熠生辉,夺人眼目。

  首先,先扬后抑的“解抖”艺术,使婚礼歌的文学价值陡增。婚礼歌中的“解抖”艺术与相声艺术中的“包袱”有点类似,相对集中在答谢歌中,歌者先是从理所当然的角度一股脑儿地向酬谢对象虚拟优裕的酬礼,而这些酬礼不是太过丰厚,就是颇难办到,等许诺到了一定火候,突然解开抖落,语意急转,道出实情,先扬后抑,颇具程式。婚礼歌的这种“解抖”艺术形式独特,效果明显,与相声的“逗”的喜剧效果很是接近,看来说唱文学的艺术形式有很多是相通的。

  其次,语言表述中的铺叙手法,使婚礼歌的文学价值大增。婚礼歌中的铺叙手法层层叠陈,表现力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谢贵人歌中所唱:“为把新人娶进门,昼夜奔波受苦辛。顶冰天,走雪地,冷风迎面脸刺痛。高塄斜坡足难走,翻山越岭汗沾身。过深沟,渡长涧,多少劳苦多少困。中途路上狂风起,飞沙走石难成行。回来又是黑夜路,小心谨慎护新人。”歌中将贵人迎娶新娘时的一路辛苦做了尽情渲染,不仅再现了贵人顶风冒雪、跨沟渡涧的艰辛,而且在语言的铺张扬善中增强了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铺叙在答谢歌中比比皆是,这些铺叙不仅没有累赘之感、板滞之嫌,反而使歌中的形象更加鲜明,使主题更加突出,大大张扬了仪式歌谣的文学价值。

  再次,质朴鲜活的语言艺术,使婚礼歌的文学价值倍增。河湟汉族婚礼歌的语言取之于河湟这块深邃的土地,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语言是婚礼歌的一种支撑,一种底蕴,一种风骨。

  婚礼歌中的语言,大多是歌者随口而成、信手拈来,然而它们有根有源、有土壤,它的形成到迸发需要一个积之厚、发之猛的酝酿和发酵过程。读之品之,可以从泥土味里感受到新诗吐芽时的新鲜、活脱与醇厚,它在民间有广博厚重的土壤,有专心致志的追随者和受众。这些语言让文人操笔为之,反不能如愿,这就是所谓的“人籁易为,天籁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