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人家过端午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6-02 09:57    编辑: 马秀         

  又逢端午,青海湟水岸边,杨柳翠绿,粽米飘香,“花儿”嘹亮。我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庄户人家插杨柳枝、扎索儿、绣香包、做凉粉、煮甜醅、蒸三角馍馍等,还要赶庙会、回娘家、唱“花儿”、送节礼等。

  煮甜醅显亲情

  我喜欢吃甜醅,母亲煮甜醅的情景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没有个体小商店,流通乡村经济的是来自甘肃的“担担客”,母亲从他们手里用一个鸡蛋换来一袋酒曲子,在端阳节前四天开始张罗着煮甜醅。

  首先,从粮仓里挖来六七碗小麦或玉麦,簸干净了,又洗两遍,然后将选好的麦粒倒进锅里煮,煮到小麦粒开花为止,又挖出来,滤净水后晾在案板上,直到没了热气。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瓦罐坛子洗干净,用点燃的香枝子熏两下,就算是消毒,再将煮好的麦粒装进去,装一层撒一点曲子,直到装完。装好的坛子放在锅台上,用厚厚的单子捂住,隔绝空气,让它慢慢发酵。

  端午节这天,就是开坛取甜醅的时候,那时,由于生活条件差,过节像过年一样隆重,尽管我们家里五六个孩子手拿着碗急着要吃,但母亲不给我们,从最老的老太太(曾祖母)端起,再是爷爷奶奶,从老到小一一打发。当母亲揭开单子,去掉坛盖时,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盛在碗里,醅甘汁浓;喝在嘴里,绵软可口,大人们客气地你敬我让,而我们的早已吃了个精光。

  绣香包赠情人

  提起香包,我便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上初三的时候刚满16岁,父母已为我安排了亲事,作为父母,他们害怕自己的儿子由于家境困难和所在的地方条件较差,说不上媳妇,所以很早就定了“娃娃亲”。定了亲的男方,每年要为女方送“三节礼”,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那年,我去送端午节礼,去时,给姑娘买上衣服,给丈人提上冰糖和老伏茶,姑娘送给我一双鞋垫和一个香包。香包是手工做的,十分精致,我当时不知其中的寓意,拿了就拿了,放在家里,心里没有想到过什么,现在才明白那是姑娘表达爱意的一种形式,也是留给男人的纪念物。

  送香包是河湟汉族人家在婚礼方面的一大习俗。“花儿”中唱道:“端阳节到了进绣房,漂亮的香包哈绣上;好节礼哥哥你送上,香包哈我给你戴上。”

  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等待着在端阳节上送给自己的情郎。那时,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到处夸耀,引起村里男女的羡慕,夸赞小伙子很有福气,找到了这么能干的姑娘,小伙子也感到很风光。如果是已经定亲的姑娘,终于盼来了端午节,将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送到情郎手中,姑娘还要为情郎端来准备好的凉粉、拌好的凉面、煮好的甜醅等,吃好喝好,两个人再手拉手儿跑到古鄯镇七里寺喝药水,唱“花儿”。(杨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