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摄影家的天堂。依托自然造化之美和人文智慧之美双重优势,青海省从2006年开始创办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目前已举办五届。摄影节的成功举办,在推介“大美青海”的同时,也为中外摄影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正逐渐成为沟通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桥梁,成为艺术家们缔结友谊与和谐、交流文化与信息的国际舞台。2014年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也已向我们款款走来。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有三个极地引人注目,那便是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玉树坐落于青藏高原腹地,占地面积超过青海省的三分之一,属三江源核心区域。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地区,因而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这里,康巴文化源远流长,雪山湖泊众多,草原湿地密布,水源涵养丰富,动物飞鸟云集,可谓三江之源、万山之宗、动物乐园、生态重地。
行走在“千年唐蕃古道”,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勒巴沟口素塔上文成公主纤纤玉手留下的余温,似乎还能聆听唐朝与吐蕃和亲马队的蹄音,似乎还能感知随风飘扬的猎猎经幡下摩崖石刻的吟唱,自然也能体味到藏民族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脉动。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均发源于玉树,她们共同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孕育和浇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
玉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产水区,三大江河年产水量600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该地区。玉树还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目前仅存的几处大型陆生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地之一,在科学研究、生态平衡乃至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此,玉树灾后重建把生态保护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秉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发展与建设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与精心呵护生态环境,统筹抓好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资源开发、全民参与。在共玉高速施工沿线,我们看到裸露的黑土层被移植草皮全面覆盖;在结古镇周边,边坡治理整齐有序、成效彰显;在通天河沿岸,应重建需求而开办的地材企业逐一关停;我们多次看到当地干部群众手拿抹布,细心擦去新玉树城区隔离栏上的泥巴和灰尘。今年3月底,玉树全面启动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5月上旬,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杂多县政府共同签署未来三年战略合作备忘录,20名牧民受训成为雪豹监测员。在从玉树返回西宁的108国道边,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成群出没的画卷重现。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越来越完善,最严格的源头保护、环境治理和修复、损害赔偿等制度的逐步实行,城镇居民和牧民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玉树这片高原草原草甸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围绕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两条主线的生态旅游已经稳步起航。
玉树,一个“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已经振翅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