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抢渡赛让循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誉满天下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4-05-21 10:06    编辑: 李滨         

  通常人们的印象中,黄河总是黄沙滚滚、浊浪滔天的景象。而在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境内,黄河水清澈而碧绿,世居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群众,依靠着黄河水,演绎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如今,这个骆驼泉的故乡,因为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而成为焦点。赛场上,循化撒拉族群众在黄河上表演的传统羊皮筏子、木洼、泅渡等民俗活动,让人们大开眼界。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居住在黄河沿岸人家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作为一项承载着撒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的工具,很多人都希望后人能传承制作、使用羊皮筏子的这项技能。可喜的是,随着抢渡赛的举办,当地的一些老人重新“捡”起了羊皮筏子。记得抢渡赛刚在循化举办时,制作羊皮筏子的手艺几乎失传,抢渡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才在循化找到了几位老匠人。在抢渡黄河赛的带动下,经过近10年的发展,循化现在拥有了一支近百人组成的羊皮筏子队伍,为每年的赛事增光添彩,在滔滔黄河上,大家再次看到了撒拉族汉子划着羊皮筏子,激流勇进的场面。

  现年六十多岁的韩苏力麻乃就是这支羊皮筏子表演队伍中的一员。他8岁时,就学习制作和使用羊皮筏子的技艺。可等他成人后,羊皮筏子却慢慢消失了,他的孩子们根本不懂得这项技艺。直到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来到循化之后,他家废弃多年的羊皮筏子又派上了用场。在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上,这些古老的渡河工具作为赛事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

  循化县文化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副主任马晓红告诉记者,抢渡赛在循化的举办,大大加快了循化文化建设的力度。不仅拯救了羊皮筏子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抢渡赛开幕式上的表演,还让世人看到了循化撒拉族传统婚礼、撒拉族服饰等循化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让这些饱含聪明才智的民俗文化继续在这里繁衍、生息,将这些文明不断地续写下去。(朱西全、李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