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风景线——总揽万水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5-15 09:09    编辑: 马燕燕         

  三条母亲河在青藏高原吸纳了无数河流,汹涌着、蓄积着,一朝从高原泄下,便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水系。

  沱沱河、楚玛尔河、通天河纷纷扑入长江的怀抱;而卡日曲、玛曲、大通河、隆务河、湟水河也争先恐后地流入黄河,形成了黄河的精髓;澜沧江汇集了扎拉曲、阿曲、布当曲、宁曲,奔流向东南,把昆仑山的白雪、清风化为南亚风物,把高原的文明融入异域的风情。

  黑河是一条独特的河流,她虽没有汇入这三条母亲河,却以独有的性格,一路向北,为北方干旱的土地输送生命的乳汁。

  三江之源虽然河流众多,分布如帚,但是有几条重要的支流,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了解的。

  沱沱河,曾名“托克托乃乌兰木伦”,系蒙古语音译,意为“滔滔的红水河”,她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群中。……奇幻、凝重、肃穆、博大。在姜根迪如雪峰南北两侧冰川下,两股冰川的融水顺着砾石滩汇成一股,接着她又汇合了各拉丹东山西面的另一股水流,穿过雪山谷地向北流泻,在穿过祖尔肯乌拉山的时候,形成一段30公里长的峡谷,峡谷前后浅滩罗列,水流散乱,时合时分,成为典型的辫状水系,河谷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和小湖泊。沱沱河流至囊极巴陇(青藏公路以东58公里)时,当曲自右岸汇入,当曲的长度虽不如沱沱河,可水量远比沱沱河大,是长江另一重要源流。经过370多公里流程的沱沱河和当曲汇成了通天河,始现滔滔江流之势。

  通天河古称“牦牛河”,是长江上游一段干流,她因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出现而名闻天下。她上起囊极巴陇与长江正源沱沱河相接,在玉树境内蜿蜒流淌813公里,于直门达峡流出青海省境,进入四川后改名金沙江。

  玛柯河是长江流域岷江水系最大支流———大渡河的干流在青海省河段的名称,是大渡河的正源,源出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尔依乡查七沟顶。麻尔柯河在风景秀丽的森林峡谷中急速流淌,沿途植被茂密,是高原森林风景区之一。

  格尔木河是青海省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卡雷克塔格山刚欠查鲁马的冰川,源头海拔5692米。“格尔木”系蒙古语,是“河流密集”的意思。其干流(源头至格尔木市)长378.5千米。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将昆仑山的宝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了东方大盐湖———察尔汗盐湖。盐湖表面像一片赤褐色荒野,又如犁铧翻过的土浪,其实这是晶莹的卤盐长期受黄沙侵袭、搅拌结成的沙盖,她的下面便是几十米厚的盐晶和卤水层。格尔木河向北注入达布逊湖,这里烟波浩淼,一望无际。由于格尔木河的不断注入,察尔汗盐湖成了人们取之不尽的盐资源宝库。

  黑河,古称“弱水”,中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走廊南山南坡的“八一冰川”,它从青海一路激荡到了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海,3400米巨大的落差蕴藏了丰富的能源。在奇绝的风光、广阔的牧场、葱郁的森林中,黑河奔腾着一路向北,为戈壁滩上的人们送去了生命之水,滋润着内蒙古西部的干旱土地,浇灌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湟水发源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包呼图河北部的洪呼日尼哈,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在她的哺育下,湟水谷地富庶而安宁,在占全省面积2﹪的土地上,养育了青海省60%的人口,耕种着全省大半的农田,是青海省名副其实的粮仓。湟水孕育出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与卡日文化,也被誉为“青海的母亲河”。

  洮河源自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脉的龙支山,她从毛龙峡中跳出,于甘肃省永靖县注入刘家峡水库,直扑黄河的怀抱。当地民谚云:“单不投唐,洮不离黄。”单雄信宁死不投降唐朝,而洮河也永远离不开黄河,二水交融东流。

  ……

  在青海苍茫雄伟的雪山上,诞生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众多江河,她们有的似哈达,飘荡于云雾雪岭之间;有的如藏家姑娘的发辫,一丝丝、一条条在草原荒漠间飞扬;有的如巨龙,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挣脱大山的阻挡奔向大海。大大小小180多条河流密织如网,共同演绎着江河故事,谱写了三江源的历史,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因此三江源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的美称。三条世界级江河集中发源于同一个区域,且源头相距不远,是这个星球绝无仅有的奇观。这三条江河在高原大地奔腾,一路又生育、融汇了众多支流。

  像一棵黄金巨树,在这三大江河通天立地的枝杈上,湖泊像树叶,多如海中之沙,涓流像巨网,密如毛发掌纹。成千个枝干、百万条细梢织就庞大的源头水系,奔泻在高原上,控扼、滋养着华夏民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