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道情艺人赵生起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4-25 10:45    编辑: 李滨         

  长期以来,在青海河湟民间流行着一种道士宣传教义、化缘的说唱艺术,在与当地民间音乐、地方语言、文化历史等相融合后,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立曲种——青海道情。

  65岁的赵生起就是青海道情第三代嫡系传人。

  过去,青海没有真正意义上从事道情表演的专业艺人,只有极少数的盲人为了生计,学点平弦、贤孝、下弦、道情等吹拉弹唱的民间曲种,走街串巷,讨钱糊口。如今,道情作为一种独具青海特色的曲艺,已呈现出严重后继乏人的濒危局面。

  渔鼓是唱青海道情的道具之一。赵生起介绍说,渔鼓是用三尺左右的一段竹筒,底端蒙以羊皮(蟒皮、板油皮、膀胱皮等)制成的。演唱时左臂抱定、右手四指敲击底部。他说,青海道情还有一件两支长约一尺的铁棒或竹板,一端紧紧固定在一起,一端固定两只盏儿的乐器“简板”,也叫盏儿。说完,老先生当场拨弄着制作精细的渔鼓和盏儿,给笔者做了示范并表演了《湘子上寿》片段。顿时,渔鼓、盏儿敲击,嘣嘣嚓嚓,节奏鲜明,颇有古风之感。赵生起说,自己唱得远不能与父亲赵有福相比,父亲的道情演唱那才叫地道。

  谈起父亲赵有福时赵生起的眼眶有点湿润了,他说,他从五六岁时起,便充当起了父亲的眼睛、行走的拐杖,随同怀抱渔鼓盏儿的父亲走街串巷卖艺糊口。他说,父亲是个职业盲艺人,算是青海道情的第二代传人。学习道情,对于父亲这样一个行动不便的盲人来说的确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那时家庭困苦潦倒,为了生计父亲只好四处求师学艺,却每每碰壁。后来父亲碰到一位好心的道情艺人收他为徒,才改变了父亲一生的命运,也有幸将青海道情传承了下来。父亲没有文化,完全依靠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口传心授,活生生将师傅教的道情曲目一一铭记于心。父亲一生的得意曲目是讲述道教八仙之一韩湘子传说的《湘子传》,其来源于传统的《韩祖成仙宝传》。在常年的演唱过程中,父亲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清亮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婉转的行腔,以及富有感情的演唱,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职业道情盲艺人。

  谈起青海道情的历史渊源时,赵生起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道情的很多曲种都来自于道教道家故事,据老人们讲在北魏统治时期,道教就在西宁地区已经开始兴盛。到唐朝中期时,因道教供奉的始祖老子姓李,唐朝皇帝便尊老子为李氏宗祖,下令在全国普遍建立道观,大力发展道教,传教道士游历天下,传道时皆唱道情。这时,随着在青海大量修建道观,以及中原人大量移民青海河湟地区,青海道情随之也在河湟大地兴盛起来。如今,青海道情在青海民间的流传已近有600年的历史。谈话间,赵生起拿出父亲遗留下来的一本用报纸、棉布厚厚包裹着的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木刻版本,全书24回,是迄今保存完好的《韩祖成仙宝传》唱本。赵生起对青海道情的痴迷,从他依照这本唱本编写出的厚厚的一本青海官话版的唱词中就可以看出。笔迹虽然模糊,却依然清晰可见,那时他不厌其烦,一有空就翻看默记。由于父亲的口传心授和自己勤学苦练,赵生起从15岁就正式登台演唱了,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和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5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河湟大地,唱遍了湟水两岸。

  青海道情《妙善出家》、《湘子传》、《状元祭塔》、《目莲僧救母》等曲目极富道教文化内涵,其音乐为主曲体,一个唱段由前奏、主体曲、曲尾三部分组成。每个唱段的组成部分又由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结构和调式却相同的阴腔、阳腔组成,阴腔七声徵调式,委婉抒情;阳腔五声徵调式,阳刚明快,都极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尾部帮腔、齐唱和独唱、唱腔和伴奏相互交替,互相映衬,对烘托演唱气氛,激发听众情绪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河湟这片散发着芬芳的泥土中成长起来的赵生起,他的演唱得到了父亲真传,对传统道情曲目和演唱技巧掌握得灵活自如,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赵生起说,他喜欢唱道情,也愿意将青海道情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鲁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