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草原上的“奥林匹克”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4-11 10:29    编辑: 王易         

  海西地形地貌奇特,主要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组成。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南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于察尔汗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最高点是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海拔7720米。海西地区(柴达木)是古代通往西域西藏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今天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的中心和交汇地带。

  海西是青海地区早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中诺木洪文化的分布仅限于柴达木盆地。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末年,海西地区是多部落、多民族在交替繁衍生息中生存和灭亡的历史舞台。据考古发掘和历史记载,唐朝时期的吐谷浑、吐蕃,元、明时期的蒙古人,明中后期的东蒙古部落,清代喀尔喀蒙古却图汗部和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前后进入青海柴达木地区居住过,在海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蒙古族和汉族、藏族等各族融为一个整体,从事游牧、驯养家畜,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创造了海西远古文明与现代生活习俗融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

  海西蒙古族是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的主体,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海西蒙古族的那达慕起源于青海蒙古族二十九旗的祭祀活动———祭海,元宪宗曾于宪宗四年(1254年),召集蒙古族的王公,在青海湖东,日月山会盟祭海、祭天。祭完前往湟源扎藏寺协谈会盟之事,再举行跑马打靶、歌舞等文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群众性集会,传统节日。在古代,那达慕与各种祭祀,大呼拉尔(议事大会)、帝王即位,活佛坐床,宫廷宴会,庆功、盟旗集会等活动联系,过去的那达慕都是在草原上进行,只是到了近代,有时候在城市体育场举行。那达慕有着不同的规模,有地区级的大型那达慕,有县级的中型那达慕,有村社举办的小型那达慕,有老人大寿的那达慕,有诗歌那达慕,也有个人举办的图书发行那达慕等。

  那达慕是海西蒙古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在牧草繁茂、牛羊肥壮的季节里举行,是在大家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后欢聚在一起庆贺丰收的盛大节日。

  享誉世界的那达慕大会可以说是草原上的“奥林匹克”。“那达慕”即娱乐之意。开幕前,在主席台前摆上整羊肉、须木尔(一种奶食)、以格拉、德吉、图德等饮食品。在由组织者致辞,并宣布那达慕大会开幕后,首先在煨桑台(那达慕圣火)转三圈,那达慕的各项活动才正式开始。参赛选手们轮番上阵,骁勇威武。其中男子汉三项竞技(摔跤、射箭、赛马),赛骆驼、赛牛、跑马打靶、卷马绳、传统棋类比赛均属那达慕内容。

  男子汉三项竞技,是那达慕最主要的和最精彩的项目。参加者不受国家、地区部族及贫富贱贵之分。特别是如今的那达慕还增添了女子项目,如女子摔跤、射箭、民间工艺等丰富了那达慕的内容和意义。仅从这个意义上讲,蒙古人的那达慕确实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达慕又加进了新的内容。如今的那达慕,已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如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检阅牲畜膘情、评比生产成绩、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内容。人们通过参加那达慕的形式,祝贺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牧业区,因交通不便,亲戚朋友平日见面不多,青年男女接触的机会很少,举行那达慕,是群众集会的好时机,老年人可以和亲戚朋友会见,叙家常,以增强感情和彼此交流生产经验,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轻人亦可广交朋友,谈情说爱,那达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那达慕作为海西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文化活动,是当今海西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那达慕盛会是表现蒙古民族勇猛、强悍、进取、奋发的民族精神的平台,那达慕盛会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间文化继承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达慕是展示文化艺术、民族工艺的平台,也是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发展畜牧业的平台,是几百年来所经历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民俗风情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历史缩影性特征。

  (图文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