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民俗——敬德洗马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3-05 10:11    编辑: 马燕燕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娱自乐活动。最初、它来源于对古老土地的崇拜以及对火的敬畏。民间社火,带有古文化中蕴含的传奇色彩在风雨岁月中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特点。

  这是一张拍于春节期间民间社火表演的片子,它源于《隋唐演义》中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在河湟谷地以民间社火的表演形式被反复演绎。隆冬的严寒,挡不住人们欢乐的脚步。片子中,角色扮演者手持钢鞭,赤膊着上身,坐在一匹无马鞍的马上,场景仿佛千年重现。两个穿着打扮极富地域特色的高原汉子牵着马向前奔跑,另一批表演者在寒风中,将一盆盆冷水,泼洒向“敬德”扮演者。此刻的扮演者应该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

  这个持续时间不长的精彩过程,摄影师的镜头并没有放过,当摄影师的手指不断按下快门时,这张传说与现实结合,地域特征与古老文化结合,民俗与表演技法结合,民间艺术与表演者勇气结合的片子在瞬间凝成永恒。

  画面中,泼出去的水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恰到好处地将主角包围,令视觉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主题上。画面左侧,在空中飞溅的水花以及奔跑中的人们,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趣味性,羊皮袄和赤膊上身的“敬德”形成了很大的视觉反差,使人们的意识在欢乐中通过画面穿越千年,在感受那段古老典故的同时,也跳出了社火表演的框架,最终停留在对中华民族千年传统文化的回顾与重温上。

  就摄影技术而言,我们可以用“眼疾手快”来形容摄影师按快门的速度。虽然现代化的单反具备了连拍功能。但在大多数时候,摄影师的意识远比器材的性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