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架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母子的照片。新华社发
“虽然在云塔生活了快40年,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雪豹!”来自三江源腹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的牧民监测队队长当文,欣喜地整理着过去3个月中用红外相机拍摄的11200张照片对记者说。
近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雪豹频现,引起关注。“雪豹是三江源高寒山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的存在标志着三江源完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虽然近年来在很多地方都有偶然发现雪豹的记录,但是目前雪豹到底有多少、生活在哪里,以及它们面临怎样的威胁,应该如何采取保护行动始终是未能解决的问题。”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雪豹项目主任刘炎林向记者介绍道。
2011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哈秀乡的协助下,在位于三江源腹地的云塔村成立了以农牧民为主体的保护平台——“村民资源中心”,陆续开展了岩羊监测、草场监测以及雪豹监测等项目。该中心也是目前在三江源地区从事雪豹野外研究调查的唯一科研机构。
通过培训,村民资源中心19名牧民掌握了科学的监测方法与技术,成为牧民监测员。
在与他们讨论后,“山水”的科研团队在云塔村划出了16个5公里×5公里的方格,每个方格里设置1台至2台红外相机,从而实现全区域的雪豹调查。
“在设计上是科学把控,每个格子里红外相机的放置位置是由监测员自己来决定的,因为他们最了解雪豹的活动路径、区域和时间,科学往往需要和本土知识进行很好融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赵翔说。
“我们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人。”当文说,“而且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们比外面的人更适应。”他还表示,村里的监测员会定期将所有的监测数据反馈给科研人员,同时分析出背后的生态问题并指导相关的保护行动。
过去3个月,云塔村的雪豹监测共拍摄到雪豹59次,初步识别7只至9只雪豹个体。同时还监测到猞猁、白唇鹿、马麝、豹猫、狼、岩羊等9种兽类。
刘炎林告诉记者,通过对云塔的监测,他们已经掌握了当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地区,接下来,在村民资源中心的组织下,将针对这些区域开展精细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例如在雪豹繁殖期减少人类影响、规划放牧给雪豹的主要食物岩羊提供充足的草场等。
“三江源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再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他们具有天然的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晓南说。(作者:吴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