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沟小年:祭灶祈丰年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1-28 09:10    编辑: 王易         

  1月23日,农历小年。

  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一边步履匆匆地往家赶,一边感叹年味愈来愈淡之时,我们驱车来到了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

  车出西宁,一路向西,马路两旁的商铺门楣上早早挂起了红红的灯笼,春联、鞭炮、海产品……琳琅满目的年货,映衬着一张张被寒风吹得通红的脸庞。因为小年的到来,人们从心底溢出的喜悦与不断炸响在空中的鞭炮,串成浓浓的年味感染着我们。

  年的脚步近了

  一进入腊月,后沟村人就开始为“年”的到来而忙碌了。劳作了一年的他们在杀年猪、走油锅的喜悦中,拉开了迎接新春的序幕。

  当汽车驶近后沟村村委会主任李宝安的家时,他家那只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黄狗猛然起立,被惊扰的它对着我们不停地吠着。安静的村庄也立时被搅动,远远近近的狗声连成一片,这时候,村里已少有人出来走动,各家各户都在准备过小年了。李宝安应声出来,把我们让进了家。

  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趁着前几日有空时,李宝安的妻子已将小院拾掇得整洁有序。她端出炸好的麻花、油饼,还有自家灌制的面肠等食品,热情地招待着我们,她话语不多,却很朴实,“吃上些,这些都是自己家里做的,面和油也是自己种的麦子和油菜籽磨的,比城里的味道好。”正是在这种空气中都透着泥土气息的乡村里,一种在城市里久违的年味顿时扑面而来。

  “记得小时候一进入腊月,这些性急的孩子就等不及过年了,今天缠着父亲要钱买个炮仗,明天问母亲啥时候开始炸油果,对我们这些小孩子而言,过年的诱惑太大了。尤其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岁月里,炸得金黄酥脆、吃着满口生香的麻花、油饼是我们眼中的珍馐佳肴,炸制油果那天,是跟过年一样高兴的。”

  “腊月初八开始,我们这里就已经像过年一样了。腊八早上一起床,就跟在母亲后面,看她准备麦仁、萝卜,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肉,当这些被放在大锅里熬的时候,从厨房里飘出的香气足以勾起我们的馋虫,这时母亲会从锅里挑出一两块肉丁丁让我们解馋。现在想起来,腊月初八晚上的那碗粥是记忆中最香的食物。”李宝安回忆起儿时的年时,神情有些调皮。他美美地吸了一口气,仿佛童年的那碗腊八粥犹有余香。

  男性是祭灶的主角

  晚上6时40分,陈永泰吩咐老伴将烙好的灶饼摆放在一个碟子里,“一定要15个啊,数着点。”交代完后,陈永泰又将祭灶所用的物品检查了一遍,再过一会儿就要祭灶了,他怕有所遗漏。

  晚上7时,暮色在刹那间降临。陈永泰站在两个孙子的房间前大声喊话,让他们都出来。陈永泰告诉我们,后沟村也有青海民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所以每年的祭灶都是他在主持,家中的女性只是负责准备祭灶所用的物品,可现在年轻娃娃们不会祭灶,也不感兴趣,可这些老习俗不能断,所以他每年都要拉上几个孙子一起祭灶。看着孙子们都出来了,他又在自言自语:“我9岁就开始学着祭灶了,你们这些娃娃啊,不懂事……”

  陈永泰边说边走进了院子东面的伙房里,他让孙子们把一直供在佛堂里的祭灶物品拿到厨房,自己挽起袖子,拿起布又把灶仔细擦了一遍。当清油灯被放在灶膛口,干麦草被整齐地垛在灶膛里,灶饼被放在灶前的小木凳上后,陈永泰的表情有些严肃,话也顿时少了起来。

  祭灶正式开始。陈永泰燃着了干麦草,依次在火上投下豆料、焚烧灶马之后,郑重地磕了三个头,嘴里不停地祝告着:“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家娘娘升上天,你到天上的时候坏话少说,好话多说,你要把我们哈保佑保佑再保佑,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袅袅升起的青烟中,陈家的厨房立时被一种神秘的色彩笼罩着,看着祖父开始从灶饼上掐下一小块来投入火中,陈永泰的几个孙子也纷纷过来帮忙,他们缄默着,脸上也流露出了几分虔敬之色。一年又一年,每一个小年,后沟人就用这样的方式祈祝丰年。

  灶饼:祭灶时的必备

  这是后沟村陈永泰老人的第81个小年了。老人耳聪目明,极其健谈,他说,在后沟村,祭灶风俗现在已经保留得不多了,有长者的人家会保留得多一些,年轻人则懂得很少。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送灶家娘娘上天的日子,无论穷家富家,都会精心准备一些物品。”陈永泰老人带我们来到厨房,他的孙女正在灶上烙制一种白面饼,陈永泰说这就是“灶饼”。“因为灶饼是给灶家娘娘带的口粮,所以祭灶开始前,每家都要拿白面烙上一二十个灶饼,有的人家提前一两天就烙好了。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没有白面,母亲每年都在小年这天作难,会打发我们到邻居家借一点儿白面,好给灶家娘娘烙上几个白面饼,实在借不到,就用大麦面、青稞面、豆面等来做,而母亲的心里都会难受上好几天。现在农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谁家也不会再为烙几个白面灶饼为难了。”

  除了灶饼,陈永泰的老伴早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已经备好了5把捆扎好的干麦草、盛装有豆粒的小碗、一盏清油灯,“以前祭灶时要用到的灶马和灶糖,现在很少见了。”陈永泰根据记忆,灶马是印在表纸上的一匹马,约十厘米长,在祭灶时一同烧给灶家娘娘作为脚力之用,而干麦草、豆粒是给灶马当口粮的,“现在到商铺买灶马,都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所以只能拿黄表来代替;后沟村这里气候和环境都不好,不种甜菜,所以每年祭灶用的灶糖都是买来的,也有的人家买来甜菜根自己熬灶糖,不说做得好坏,心意很满。”

  大年夜里熏醋坛

  灶膛内的火苗从熊熊之火渐渐熄灭,当只剩下几点星星之火时,这一场祭灶仪式宣告结束。陈永泰说,在农家,祭灶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打发灶家娘娘之前,家里不能打扫卫生,否则即视为大不敬,当过年的一切准备工作结束后,除夕晚上他们还会准备原套的物品,来迎接灶家娘娘回家。

  “除夕晚上6点,家里的女性会把家宅佛堂打扫干净准备迎接灶家娘娘;晚上7点左右,还要放桑点香扫炕点灯,一是为了安神,二则寓意辞旧迎新;到了午夜,男子们就会起来接神。”

  陈永泰告诉我们,除了迎接灶家娘娘回来以外,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会熏醋坛,而且要一直熏到农历正月十五才作罢。陈永泰所说的“熏醋坛”,其实在青海由来已久,这种汉族、土族和居住在海东市的藏族中流传很久的民间风俗,也被称作“打醋蛋”“打醋坛”“熏醋蛋石”等。这种习俗在外地也曾十分流行。孙考先生的《青海乡俗·欢天喜地除夕夜》载:“(青海)有些人家,除夕夜还用食醋浇在烧红的印石上,用蒸发的气体,熏染大小住房,叫‘熏醋蛋石’,以示驱邪消瘟,除灾灭病。”

  “母亲把青色的石头放在炉膛中,待石头烧得红红的,就会用火钳夹出来放在铁盆中,在上面浇上食醋,这些卵石,既有家中代代传下来的,也有平常随手捡回的。用蒸发的气体熏染大小住房、厨房、畜圈、院子各个角落,以求避邪消瘟,祈福苍生。”陈永泰的记忆中仍然有这样清晰的一幕。 (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