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俗称“冬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作家贾文清介绍,“西宁人过冬至除包饺子外,还讲究杀一只鸡”。有这样一句谚语,“冬至,宰一个聋子”。聋子就是指鸡,把鸡肉放在火炉上慢慢炖,香味儿四处飘溢。“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基本上不出门,就守在家里。”贾文清回忆说,“以前的老西宁城里,冬至这一天全体休息,商铺关门,学校放假,工厂停产,就连军队,在这一天也刀枪入库,停止操练。”
除了饮食外,青海的不少文人过冬至还有很雅致的“消寒会”。据我省民俗专家朱世奎先生介绍,上世纪民国年间,每到冬至,西宁文坛领袖黎丹邀请文化名人至家过“消寒会”。当天,主人画一树梅,梅分九枝;每枝上画九朵梅花,主人先给第一枝的九朵梅花“点红”。此后每过九天,将画传给另外一人,在另一枝梅花上“点红”。如此轮流九人,度过九九八十一天,寒冬过去,春天到来,此谓“消寒”。 (马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