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起义中的青海志士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11-19 10:22    编辑: 马燕燕         

  2012年11月8日清晨,党史研究专家陈庆春拿出自己多年来搜集收藏的有关董振堂的资料,向我们介绍了董振堂的生平事迹。在他的讲述中,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与青海的渊源渐次清晰起来。

  1931年12月14日,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为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在这支英勇的队伍中,有数百位青海籍志士。引领他们踏上革命之途的,就是被毛主席赞誉为“坚决革命的同志”的董振堂。

  2009年,我省推荐的董振堂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是青海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董振堂的革命一生

  西宁市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收藏着一张3颗首级的黑白照片,陈庆春认为,照片左侧的那位烈士就是西路军五军军长董振堂,他和英勇的西路军将士在河西走廊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部悲壮的、不朽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终生致力于青海党史研究的陈庆春关注董振堂,始于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西路军历史调查。三十多年过去了,通过不断搜集资料和访问当事人,他对董振堂的生平事迹有了详细的了解。

  1917年董振堂中学毕业后,考进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19年毕业分配到炮兵团,不久又到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炮兵科学习,1923年来到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学兵团炮兵排长,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曾参加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由于作风正直、才智过人,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冯玉祥的器重。

  九一八事变后,董振堂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1931年12月14日,他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26路军1.7万余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后来,起义部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在战火纷飞的前线,董振堂的革命意志不断得到锤炼, 1932年,董振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红5军团担任后卫,多次完成阻击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战功。

  “董振堂是一位认真、细致,又果断、勇敢的红军高级领导,他牺牲后,毛主席赞誉他为‘坚决革命的同志’!”陈庆春说。

  河湟子弟参加红军

  陈庆春说,青海党史研究领域对于青海籍红军的史料一直不多,直到海东地区专门开展了一次“参加宁都起义海东籍工农红军战士史迹调查”,才较为完整地向世人公布了早在1931年就有不少河湟子弟参加了工农红军。

  “青海建省后,冯玉祥部属孙连仲任青海省第一任省主席。董振堂是孙连仲部的团长,他所在的26路军驻防在今天海东的乐都、平安、民和一带。孙连仲在当地招过许多青海兵。据这次调查统计估计,应该有一百至数百人被董振堂招至麾下,这对于青海的党史研究弥足珍贵。”陈庆春说。

  1931年3月,26路军奉命开往江西宁都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这时,26路军的将士中,反蒋抗日的情绪十分高涨,救亡图存的传单标语,在军营内悄然流传。“我们要北上抗日,蒋介石不让过江”的消息引起了将士们的愤怒,这样的情绪,也深深感染了26路军的数百名河湟子弟。

  据乐都籍老红军吴生霭回忆,1931年,他是26路军的一名军医。12月14日黄昏,董振堂把他叫到跟前说:“今晚你跟着我,哪里都不能去。”这时的吴生霭还不知道,在董振堂的心中,正在谋划着一个惊世之举。

  吴生霭注意到,当晚董振堂带着随从到处巡营察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部队戒备十分严密,口令也换得十分频繁。拂晓之前,三颗信号弹从城头腾空升起。26路军武装起义了。董振堂郑重其事地说:把(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帽花摘下扔掉。部队沿着既定路线一直往前开,直到离红都瑞金不远的任田市才停下来。这时,党代表刘伯坚公开宣布:起义成功了,26路军走了革命的光荣道路,中国共产党表示热烈欢迎。26路军中的数百名河湟子弟,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眺望河湟浴血河西

  26路军在任田整编过后,成为了一支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此后,在反围剿最著名的恶水口战役和浒湾战斗中,这支“绝大部分是陕甘宁青农民”组成的队伍,英勇善战,无一人临阵逃脱,立下了战功,成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之一。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参加宁都起义的老红军中,有乐都的吴生霭、尹向善、郭爱琏和丁增寿,平安的杨有亮、王克信等人。可是,这些跟随董振堂走上革命道路的红军战士,更多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在中央苏区参加过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都很勇敢,个别被俘的、打散的,之后步行千里,历经数月艰辛才回到青海家乡。回到青海后,他们就在当地务农,可是他们从未中断过对革命的追求,在暗中宣传革命。但他们毕竟是少数,据调查,海东籍红军大多在红五军中,跟随董振堂转战河西,其中绝大部分在高台保卫战和倪家营子阻击战中光荣牺牲。”陈庆春的敬佩之情令人动容。

  将军魂

  1936年10月下旬,红军两万余人,奉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进军河西走廊地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937年1月董振堂率红五军一举攻占了甘肃高台县城。之后,马步芳等部两万余人包围了高台,经过9天9夜的激战,由于敌众我寡,在敌军强大炮火的攻击下,至20日高台失陷,董振堂和三千多名红军将士壮烈殉难,董振堂时年42岁。

  陈庆春说,当年调查组曾在乐都和平安找到11位曾跟随过董振堂作战的红军老战士,他们中的一人对当年跟随董振堂征战河西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作战时非常勇敢!马步芳的军队发起围攻时,发现城墙上有一个将领打死了自己的好几十个人,被这人的勇武惊住了,派人来查,才知道是军长董振堂。”

  在陈庆春保存的史料中,有一份资料,时间已经把它“染”成了黄色。董振堂牺牲在高台后,他的头颅被悬挂在城墙上示众达一个月之久,而这份史料记录了那段残酷的历史——

  “那时国民党里‘抓住共产党军级以上将领的赏十万银元’,匪头马步青把董振堂的头颅交给我,让我想办法保存一段时间,一同交给我的还有杨克明的首级。因为那时没有酒精不好保存,我就做了几个白铁皮桶,把他们的头颅用烧酒泡了起来。因为当时天寒地冻,头颅保存较好。三个月后这两颗头颅被送到西宁,放在中山医院保存。在孙玉清烈士被杀害后,三位烈士的头颅便被放在一起,由于这时天气转暖,就地被埋在中山医院外空地里。”

  经过多方调查,陈庆春认定现在保存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里的那张3颗首级的历史照片,是在马步芳的一百师师部拍的,“一百师师部的地点在老西宁的火神庙,应该在今天的人民街。”

  董振堂将军的革命精神不朽,英雄事迹已成为新中国记忆。这是青海的光荣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