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河源环保世纪行报道之三 :昔日煤矸石 如今成“金砖”

来源: 青海法制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08-16 15:13    编辑: 马燕燕         

  每生产100公斤煤,就会产生约五公斤的煤矸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鱼卡煤矿目前年生产90万吨煤,每年产生约四万吨煤矸石。如果不处理这些难以利用的煤矸石,随着生产的日积月累,煤矸石会堆积如山,对周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对生产企业也会造成因为排污产生的经济负担。

  鱼卡煤矿由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共有4个井田,其中一井田的年产90万吨矿井于2007年7月建成投产。其余3个井田正在建设,将在2015年陆续建成。

  8月8日,2013江河源环保世纪行的记者到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副总经理孟庆文介绍,鱼卡煤矿的污染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生活污水,另一个就是采煤过程中出现的煤矸石。对于污水,他们已于2007年建成矿区污水处理站,将污水全部处理。该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环评批复意见,在工业广场实施了洒水降尘措施;在已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1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的基础上,在新的工业场地投资2200万元,正在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除供给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以外,计划全部用于井下、地面洒水降尘、煤矿消防及矿区绿化。

  但是,如何利用煤矸石呢?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综合利用。

  能源公司委托具有甲级环评资质的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鱼卡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009年5月9日,获得环保部批复。在鱼卡矿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他们按照环保部批准的环评报告书中的相关要求,对每个矿井建设项目做好项目环评工作,并在矿井建设中严格按《环境保护法》“三同时”要求进行建设。

  为此,能源公司在煤矿矿区西侧建成一座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砖生产线。目前,年产90万吨煤生产矿井所产生矸石已全部用于该生产线。记者在矿区采访时,煤矸石砖生产线正在检修,车间里有码放整齐的煤矸石砖。车间外的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场地上,也整齐地码放着已经生产的煤矸石砖。

  据介绍,煤矸石砖重量轻,但是承受力较强,比灰沙砖有许多优点。煤矸石砖既能在承重墙上使用,也能作为隔墙的基本材料使用。

  对于煤矿生产的其他污染是如何处理的呢?记者乘坐的汽车进入矿区的便道,车后扬起少量的灰尘。鱼卡煤矿所处地区气候异常干旱,日温差大,年降水量小,风沙较大,几乎寸草不生,加之因采矿运输引起的扬尘,对矿区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降低扬尘,能源公司在运输散装物料时,加盖篷布;在施工场地、运输道路及各转载点,进行洒水防止扬尘;原煤在工业场地内输送转运、跌落、装车等环节,均设计采用封闭式皮带运输机。

  另外,他们在锅炉房设计了脱硫除尘设备,在煤筛分车间设置了集气罩和布袋除尘器,以防止二氧化硫气体和煤粉的污染。

  此外,能源公司按照《水土保持法》的规定,上报的水土保持方案于2009年11月3日获得省水利厅批复。他们按批复要求,对新增工业场地、道路等采取临时防洪措施,投资380万元完成了浆砌石拦洪坝4500米,后期计划投资400万元对临时扰动工业场地进行硬化,计划投资200万元对工业广场进行绿化。

  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能源公司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同时加强了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人大常委会重要矿产资源配置研究组织员、省环保厅副厅长张常林要求,企业执行“三同时”制度,要重视环保设施的投入,更要保护好周围的生态环境。能源公司修建了职工住宿楼,大楼的附近种植了花草和树木。但是,针对煤矿所在地区几乎寸草不生的恶劣自然环境,张常林和同行的其他领导指出,煤矿职工的居住环境要有规划种草种树,给职工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刘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