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桃花源的华热藏族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08-09 09:35    编辑: 马燕燕         

  门源回族自治县东部的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有一处世外桃源——东旭高原桃花源,因周边山势如骆驼伏卧,故此地称“骆驼曲流”,为门源古八景之一,也是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点。东旭高原桃花源恰似挂在驼颈上的金铃铛,这个金铃铛就是世居华热藏族繁衍生息的洞天福地。

  华热藏族是吐蕃管辖的华热军旅的后裔,华热意指英雄的军旅,后演变为部落名称。在唐代,他们由青海阿尼玛卿雪山脚下东征而来,留居在门源等地。藏族史料中有这样的描述:“西面的峰如明月,秀丽壮观;南面的峰如群龙飞舞,蜿蜒起伏;北面的峰如天宫白玉,璀璨夺目;东面的峰如水晶玻璃与蓝天赛碧;中间的峰如帝释天镇立在世间”。华热藏族长期身处群山幽闭的林区,历经宋、元、明、清,与当地羌、吐谷浑、鲜卑、汉人的交往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

  从唐代英勇善战的军旅化剑为犁的千年历史中,华热藏族在这块秀美如庄子寓言,隽永如唐人绝句,幽静如陶翁笔下桃花源的梦境里,华热藏家人追求好生活而勤奋耕耘,传唱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歌谣。

  这里不但有金戈铁马的记忆,更多的是葱茏茂盛的诗情,葆有了誉为“三绝”的“华热藏族服饰”“华热民歌”“华热婚礼十三说”三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热歌舞被人们称之为“凝固的格萨尔史诗”“珍贵的原生态文化遗产”。

  相传珠固大峡谷中,有格萨尔王爱妃珠牡居住的地方。珠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王妃,她在三道峡被格萨尔王圈禁的岁月里,闻天籁鸟鸣,观云飘鹰翔,创作了美丽的华热歌舞,将歌曲教给了这里的人们,慢慢的,这里便形成了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的民风。

  青年男女在草原相会,离不开歌舞,年长者酒宴相会也离不开歌曲。

  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不会唱歌的人犹如一头牦牛,不会跳舞的人好似一根木头”。所以连静心向佛的僧人也创出了誉满藏区、娱神又娱人的珠固喇嘛藏戏。

  华热藏族,他们不论放牧于高山,还是耕耘于谷地,或狩猎于林海,都会对山而歌,面河而舞。歌声响彻于奔驰的马背上,舞步轻踏于青青的草地上,歌舞在迎亲的路上,歌舞在不同的场合里,演绎着不同的歌。 (马智尧 谢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