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美食

来源: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11-05 15:33    编辑: 马燕燕         

 

都说美食无界限。

美食,是一种“世界语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一个地区的美食还反映了该地区人民的

人生态度及智慧。

手抓羊肉——献给尊贵的客人

         吃肉时,或用手抓、撕、食,或用藏刀割食,故名。现今在各大餐馆基本上从市场购买后,慢火煨炖,俗称“白条手抓”,吃时蘸椒盐或蒜酱,肉赤膘白,肥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十分可口。 <<详细

烤羊肉——生烤?熟烤?

        烤羊肉这种吃法,随着央视春晚陈佩斯的小品早已名扬海内外了。传统的烤羊肉,基本的内容是生烤羊肉串,用鲜羊肉切成薄片,用铁签穿上羊肉片,蘸上调料液,用特制的长方形烤炉焙烤,待表面脆黄、香味浓烈时即可食用。 <<详细

低矮的餐桌上摆放着油泼

辣子、醋、蒜,

迷茫的烟熏火燎中,

菜一道道上来了,

第一道菜是伴着刀叉寒光的

带骨羊肉,

而后是透着金黄脆嫩的

烤牛排、烤土豆……

羊脖子——肉中的“补品”

杂碎——大众的早餐

湟鱼——最期待的美昧 <<详细

粉汤——逝去的记忆

        羊脖子是青海地方名吃之一。由于脖子是活肉,随时都要动,肉质比较的瘦,几乎没有脂肪层,所以口感好,其营养丰富,不腥不膻,肉多质鲜嫩,具有很好的大补功能,有补虚益气之功效。  <<详细

        杂碎是青海颇有名气的大众早点。分为牛杂碎和羊杂碎两种。说起“杂碎”二字,听起来有些不雅,但当清香扑鼻一大碗杂碎汤端到眼前时,多是垂涎欲滴,胃口大开。吃杂碎讲究“赶早”,这样就能吃到品种齐全、汤汁厚实的美餐了。

<<详细

         粉汤是青海特色小吃之一,粉,是粉丝,蚕豆粉、豌豆粉或马铃薯淀粉制的;汤,讲究用肉煮的汤,以牛肉为主的称牛肉粉汤,以羊肉为主的称羊肉粉汤。

<<详细

这就是属于青海西宁的“美食语言”

这是一种不需要沟通的语言,

一切的一切,

都可以在食物中找到真实的答案。

馓子——撒下的阳光线线  <<详细

酿皮——青海“小吃王”

血肠——藏家的美肴

青海土火锅——群英会

        酿皮青海人做酿皮在民间十分普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的集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卖酿皮的小摊。据记载,旧时严酿皮为丹噶尔古城五大名吃之一,清宣统年间开始经营,传至严田方。其酿皮特点是金黄软硬有 <<详细         血肠是青海省藏家一道特色佳肴,牧人能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把血灌入纤细如小指的羊肠里。他们首先洗净羊肠,然后把从羊肚上扒下的油剁碎拌入血,加入盐、葱和姜末,拌均匀就可灌进肠里。 <<详细        据考证,青海土火锅大约在西汉时期传入,至明清始普及。青海各族群众在传承古火锅烹饪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的人文环境、物产资源、饮食习俗等 。 <<详细

面片——指尖上的舞蹈

狗浇尿——青海甘蓝饼 

拉条——长袖善舞

抓面——想荤就荤,想素就素

         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湿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 <<详细

         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青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擀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长卷。

<<详细

         拉条,又叫拉面或“拉条子”,是青海人民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食品。拉条和面片的制作方法大体相似。不过,拉条的面团要多揉,且稍软一些,待面醒后才能拉。在青海当地民间说法中,拉条一般有两种叫法:扁形的一种“蹬匝皮”和“马肚带”; <<详细

       抓面,是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一般分为肉面、肠面和素面若干种。素面是不加任何肉、肠等,加调料即食。肉面就是将羊肠、羊肉、牛头皮、腱子肉等(可以随您的口味任意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放在已经煮熟并用肉汤反复过热的面上......<<详细

焜锅——烤馍馍的记忆

 甜醅——青稞甜酒? 

酸奶——食奶有道

        焜锅,是青海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人们的面食品。焜锅馍其制法是:在普通发面里卷入菜籽油,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等民间食用色素,再层层叠叠地卷成面团,揉成和煜锅大小相似的圆柱状,放入锅内,然后将焜锅埋入用麦草为燃料的炉膛或炕洞内的火灰里。烙出的馍馍,外脆内软,香气扑鼻。

        甜醅,是青海汉、藏、回、土、撒拉等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甜食。甜溢酒香,味美可口,多以青稞为原料。原料易得,酿造方便,既可调节饮食,又可以供宾客,颇为群众喜爱。有句民谚说:“给嘴解馋,甜醅当先”。  <<详细

        这里所说的酸奶,不是我们常喝的那种工厂加工出来的,而是当地人民自己加工自制的酸奶,是盛在小碗中,并在碗口盖上一块小玻璃,然后摆在街头上卖的那种。这种自制酸奶味道绝对正宗,口味绝对赛过超市中各种品牌的酸奶。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过加工,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详细

站在西宁的“食”字路口, 

来看老西宁为您推荐的青海美食,

从舌尖开始的美食,

透过眼、耳、鼻、舌去体验青海特色的气味与诚意。

        清真餐饮美食一条街

        西宁市东关大街、大众街和八一路西端这条东西走向的街上,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清真饭店、美食城,它们相互竞争,相得益彰,形成了城东区独具民族特色、繁华热闹的一处“清真餐饮圈”,在不到3公里的地段上排列着100多家清真饭店、美食城、特色小吃,被誉为西宁市著名的“清真餐饮一条街”。 

        水井巷市场 

        位于西宁市中心商业区——西门口,曾经被誉为西宁的“南京路”、“西北高原的小香港”。经过多次改造,水井巷市场进一步向大型、多功能、门店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品尝到名目繁多的民族及地方传统小吃,也出售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和高原特色旅游纪念品等。

        兴海路美食一条街

        在西宁市享有盛誉,这里汇聚了拜家酿皮、水盆羊肉、木桥牛肉面、老马家退骨牛肉面、驴肉黄酒、马一刀烤羊肉、同心德刀削面为代表的20余个青海名小吃、特色小吃于一街,吸引了众多的本地和外地来宁食客。而每当提起何处能吃到正宗的西宁风味小吃,老西宁们总能如数家珍地报出一串美味。在这条街上能找到很多西宁的老字号,很多店里都坐满了人,甚至很多店的门口还排起了长队。在这里品尝青海的小吃,别有一种味道。   

        华德美食广场

       与水井巷市场连接,周边商场、酒店、写字楼、休闲娱乐场所云集。建筑面积3320平方米,分为青海清真小吃区、风味小吃区、火锅区。每个区域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足不出美食广场,就可以让您品尝到各类风味小吃。

        福口小吃步行街

        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交通巷福口街,是西宁市小吃文化的集中地之一。和周边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相比,街内那一家家不起眼的小店,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别看店面小,可是却别有一番风味。只有真正投入其中,才能体会到其间的乐趣。让我们在享受现代都市生活的同时,细细咀嚼这条小街的淳朴、憨厚的气息,柏才全磐乇田.原案姜呋可以如此筒单动人、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