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地最早是西戎羌地,汉代居湟中。湟中:指今青海湟水中游地区,包括湟源、湟中、西宁、平安和乐都等地。汉代为羌、汉、月氏胡等各族杂居地。“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这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诗句,句中提到的“湟中”这一地名,已年高两千余岁了。它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很有名气的。《后汉•邓训传》中就有“(邓)训乃发湟中六千人”的记载。可见,在汉代就有湟中地名。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域的变动,湟中这一地名的概念已有很大的区别。在古代,它一般指今青海湟水两岸的东部农业区,包括今湟源、湟中、西宁、大通、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市)县。元初著名史学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便是这样写的:“湟水两岸之地,通谓之湟中”。甚至有时连湟水与黄河交汇地带的贵德、化隆、循化和甘肃的临夏地域包括在内,即“河湟地区”。故胡三省又注:“夹黄河两岸之地,通谓之湟中”。看来,湟中真是一个广阔的地域名称,它因湟水流经该地域而得名。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西羌部落造反,武帝派将军李息讨伐,羌族逼往青海湖一带。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从陇西分出金城郡,此郡东起甘肃榆中,西至青海湟源。金城郡: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置,治所在允吾(音铅牙)。故址有四说:今兰州西固城;在今青海民和县下川口;在今甘肃永登县;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兰州市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的河湟二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地区。建安以后辖境西部缩小,仅至今大通河下游以东。三国时魏移治榆中县(今甘肃榆中县西北黄河南岸)。十六国时前凉移治金城县(今兰州市西北黄河南岸)。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仍治金城县。唐武德初,改置兰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年),改置兰州。
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当政,改临羌为监羌。地皇四年(23年),莽政崩溃,监羌复为临羌。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西平郡(治今西宁市),临羌县隶西平郡。
魏晋时,临羌县治东移于今湟中县多巴镇,仍隶西平郡。
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北凉、西凉各代,临羌(新)县均隶西平郡。
北魏孝昌2年(526年),改鄯善镇为鄯州,治西都(今西宁市),今县境为西都县辖地。旋以吐谷浑强盛,其势力东及临羌。北魏东徙鄯州,西平郡、西都县于今乐都县境,临羌县荒弃。
隋开皇十八年(593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今县境为湟水县辖区。
唐代丹地属陇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置,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治所在鄯州(今青海乐都)。辖境相当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西,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等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陇右道采访处置使,治所在鄯州。乾元元年(758年)废。但其作为地理区划直至五代仍被沿用。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今县境为吐蕃占领。
北宋初,今县境为响厮哕辖地,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治今西宁市)。
今县境为西宁州辖地。直至元末。
明洪武六年( 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今县境为西宁卫辖地,称俱尔湾。
明正德五年( 1510年),东蒙古亦不刺、阿尔秃斯率部徙牧青海湖一带。牧地东及今县境。
崇祯十年(1637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部徙牧青海,今县境为其子领地,称德木尔卡。
清顺治八年(1651年),修建东科尔寺,此地称东科尔。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置西宁县。今县境为西宁县辖地,隶西宁府。
道光九年(1829年),分西宁县地置丹噶尔厅,隶西宁府。
民国2年(1913年),改西宁府为西宁道。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隶西宁道。
民国18年(1929年),青海建省,湟源县隶属青海省。
1949年9月8日,湟源解放。湟源县隶属青海省人民政府。
1978年10月,海东行署成立,湟源县隶青海省海东行署。
1999年又属西宁市。
从历史沿革来看,丹地在成立抚边同知厅以前,隶属西宁,地界十分辽阔。《西宁府新志》记载:清乾隆时丹地属居西宁府,丹地西以河拉库托营(今哈城),日月山青海界一百七十里,南至贵德所管的都受番子界三百七十里,北至大雪山二百三十里,系荒山,后接凉州府(今武威)界,东南至三川黄河沿界四百七十里,西南至上廓密(今共和县)番族界二百三十里。其隘则水抱西北,其险则山阻东南,北依山以作镇,南跨河而为疆。地接青海,西域之冲,治介三军万马之会,金城屏障,玉塞咽喉。
《西宁府续志•地理志》中就丹地河流部分详细叙述说:“倒淌河在城(丹噶尔)西南九十余里察汉城脑。日月山簏水自东倒流,入于西海(青海湖);普哈河(今刚察全吉乡)在城西二百余里,自西北来,流入青海。”明末清初时就把倒淌河、普哈河视为西宁府丹地的内流河,由丹地所辖。丹地辖区延伸到今共和县倒淌河镇地区和今青海湖西岸鸟岛地区。又据镇海协营副将,后任西宁镇总兵的郑连拔在《重修丹噶尔城记》中提到“丹噶尔城为三藏通衢,西滨青海,北连蒙古,西陲维重地也”。足见丹地辖区的广袤。其有“水抱东南,山环西北,地接青海,路通三藏”之说。
自丹地设厅以来,其辖地也不断变化,据《湟源县志》记载:“清道光九年(1829年),从西宁县析置丹噶尔厅,其地域以厅城为基点,东至镇海堡圈门(今东峡乡山城)西宁县界三十五里,西至巴燕托亥庄(今巴燕乡巴燕村)青海界二十五里,南至日月山青海界八十里,北至申中前沟青海界二十里,东南至曲卜炭沟西宁县界二十里,西南至塔尔湾青海界二十五里,西北至上胡丹度青海界二十里,东北至西纳川、拉沙尔、喇课营汛西宁县三十里”。
民国2年(1913年),丹噶尔厅改建湟源县时,将今海晏县农业地区划归湟源县。
《丹噶尔厅志》记载:丹城边界线,西自巴燕峡起,南循雪山,即拉拉达坂。西南绕隔板山之背东引,正南接日月山,绕哈城南山,直至东南东峡分水岭,渐收向里。自东南而西北,出翠山之东,至白水河、曹家沟之脑。再北循速磨石而至大河南,复向外伸至黄草湾嘴为正东。向北行至拉沙尔峡,复向西行至大垭壑。北窜大石山至申中脑、胡丹度脑、福海寺、三角城迤北,南引而连线于巴燕峡。
据记载:民国16年(1927年),经甘肃省政府指令,将今海南州共和县上郭密、海滩瓯脱地区划归湟源县。
民国18午(1929年),设立共和县时,经青海省政府批准,将恰卜恰上郭密、海滩瓯脱地区划归共和县。
民国29年(1940年),海晏设治局。勘划县界,经省政府批示:“以红河沟及仓开以东归湟源管辖,该地以西归海晏设局管辖。
民国34年(1945年),国民政府批示:元山尔水(乌图水)与摇洛石崖为湟源县与海晏县之分界。
1949年9月解放时,经青海省军政委员会批示,海晏县地区划归湟源县管辖,湟源县人民政府下设“海晏行政委员会”。1951年5月3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重设海晏县,海晏地区从湟源县划出。
如今丹地县域为:东至东峡山城界湟中县;西至拉拉达坂山分水岭界共和县;南至野牛山分水岭界贵德与共和县;北至乌图长山分水岭界海晏县;东北至拉尔贯界湟中县;西北至托洛图村界海晏县;西南至日月山口界共和县东南至青阳山分水岭界贵德与湟中县仍有“万山环抱,三峡重围,湟水中流青海潴石,四川外控,一径通内,万峰排闼”之势。(李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