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旧事——老西宁人的衣着穿戴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06-21 08:56    编辑: 马燕燕         

  上世纪40年代,老西宁人的衣着穿戴同现在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那时候,老西宁人的衣着非常简朴,无论贫富,对衣服鞋帽都特别珍视爱惜。因为那时我们所穿衣服鞋帽的原材料来之不易,无论棉布、还是绫罗绸缎都是从外地购进,而西宁地处边远,交通落后,运输艰难,所以价格不菲,做新衣是很不容易的事。

  我家住的南大街当铺院,一共住了7户人家,除我们家是房东以外,还有一家老中医、一家“神弟子”(法师)、一家农民、一家泥炉匠。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除那一家农民外,衣着穿戴差别不大。大年三十晚上,女孩子们喜欢聚到我家挂在房门前的大红宫灯下,嘻嘻哈哈地炫耀自己的新衣服,都是各种色彩的带花棉布袍,不过衣料质地互有高下而已。

  以前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并不是虚话。我们家虽然家境不错,但是平常的衣服也是大哥穿小了的衣服给我穿,父母穿过的衣服儿女们穿,最多给你改一下,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老西宁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新衣服不小心沾上了油污,就要用调成糊状的“青土”(一种淡青色、非常细腻的泥土)抹上,据说能吸掉油污。据文史专家杨文盛老师说,有一年春节,他穿的棉袍前后上下都抹上了青土,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见他就喊“花豹子来了”。

  只要节庆日一过,新衣就得脱下来收藏到柜子里,等到以后过节再穿。我们平常穿的衣服多多少少都打着补丁,补丁以两膝、两肘、臀部几处最多,谁也不以为耻。下雨天上学,我们都要把鞋袜脱下来夹在胳肢窝里,光着脚在泥水中走路。那时,小孩子不小心把衣服弄脏或弄破了,还会受到家长严厉的责罚。

  西宁人还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不经常洗衣服,理由是衣服洗多了就破得快。这可能与西宁人一贯勤俭持家、厌恶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有关。

  以前,西宁人的衣着按家境或个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大有区别。官绅商户或家境好的人家,正式场合一般同外地人一样穿长袍马褂,连小孩也不例外。长袍马褂有棉布的也有绸缎的,冬天穿棉袍或皮袍,夏天则穿长衫,也可套一件夹马褂,头戴绸缎的或棉布黑色瓜皮小帽,小孩冬天多戴自织的“一把抓”毛线帽或军帽。

  无论大人小孩的内衣只是白粗布、白洋布或白绫自家缝制的“汗褟”(衬衣),小孩还穿“钻钻”(不开襟、套头的棉背心),外穿棉布或丝绸棉袄,棉袄里装的大多是羊毛,富裕人家有装丝绵的,没有装棉花的,因为本地不产棉花,珍贵的棉花只用来搓油灯的捻子。那时候西宁气温不高,即使是夏天,早晚温差很大,所以小孩一年四季棉袄不离身。女孩子无论冬夏都得穿棉长袍或长衫,不允许穿“短半截”出门,也没有穿裙子的,大姑娘出嫁时才会穿老式筒裙。

  至于裤子,那时根本没有什么衬裤、内裤,都是净腿子上穿裤子,冬天是棉裤,夏天穿单裤。家境稍好的人家也有手工编织的毛裤或毛衣,但从不染色,都是羊毛本色,样子也不大好看,穿在身上像针扎一样,奇痒无比。那时打毛衣毛裤,要先买羊毛、再洗晒干净,然后撕羊毛,使之松散,才能用自制的捻线杆捻成毛线,再编织成毛衣或毛裤,相当费功夫。记得那时冬穿棉衣棉裤夏穿单,无论大人小孩委实没有春秋这两个季节该穿的服装。俗话说,“三月三,脱了袄儿换布衫”,但西宁的早春天气,继续穿冬装太热,换成单衣单裤又太冷;中秋以后还穿夏装就嫌冷,穿冬装又太早,所以那时的春秋二季最难将息。

  至于鞋袜大都是奶奶或母亲缝制的圆口黑布鞋、棉“鸡窝”、白布袜,商店里卖的机织线袜人们叫“洋袜子”,买不起不说,人们嫌它不如自家缝的布袜子结实耐磨。

  解放前西宁根本没有出售成衣的商家,所以家家户户的衣服鞋帽都是手工缝制的,从来没穿过买来的成衣。大户人家常请裁缝来家住上十天半月为家中老小量体裁衣缝纫,一般人家则由家中女人缝纫,所以,那时的女人除了照顾孩子、进厨房做饭,其他时间都是忙着给家里人做衣服鞋袜,成天不是缝新衣,打补丁,就是撕羊毛、打袼褙、纳鞋底,没有一时闲工夫,非常辛劳。(王石哲)

   西宁印迹——东大街的镶牙馆

  上世纪60年代,西宁市东大街城中国税局附近有一个镶牙馆。因为我家住在不远处,所以经常跑去那里玩,时间一长,与镶牙馆杨启福、王中骥、闫光新、杨春泽、刘风芝等技师便熟识了。

  当时,镶牙馆营业厅较大,玻璃门窗,比较气派,设有3张高级转椅和两个脚踏折叠式修牙机,摆放着长椅和沙发,靠墙立着两个白色柜子。里面还有两间是他们的操作间,靠窗户放着3张旧桌子,上面放了几个小酒精灯,还有一堆石膏托的牙模子。房间的东北角有一个木楼梯直通到二楼,楼上还住着几位刚参加工作的姑娘,她们是照相馆的员工。因为当时照相馆、镶牙馆都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他们之间总会互相亲切地称呼“牙馆的”“相馆的”。

  那时,因为镶牙馆少,所以这家镶牙馆的生意很红火。他们的技术娴熟,信誉好,顾客镶了牙后觉得不舒服,戴得不合适,回头找他们,无论碰到哪位师傅都会很热情、很负责地修好,每天都有不少顾客去拔牙、镶牙、修理牙齿。

  到了70年代前后,镶牙馆迁至饮马街口西侧,两大间的木楼里,前面营业,后面楼上是杨启福等师傅的家,操作间也搬到了楼上。之后没多久,镶牙馆又迁至大十字百货商店旧楼东侧,正式更名为西宁市牙科门诊部。门诊部也有了许多年轻的牙科医生为大家服务。后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牙科门诊部搬迁到大十字百货商店(现大百集团)新楼下最东侧,西宁市牙科门诊部也正式定名为了“西宁市口腔医院”。(严永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