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4年,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全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公开方面。重点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运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及时发布各地区、各领域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优、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特色产业集聚壮大、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事业惠民利民、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等方面重大政策,持续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全年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各类政府文件69件,重大政策解读信息130余条,有效引导社会预期。聚焦人民群众关注关切,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省发展改革委围绕青海省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等社会热点,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确保“两新”政策精准传达。省财政厅依托门户网站、会计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采购网等平台,主动公开各类财政信息近4万件,积极传播“财政声音”。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青海省反馈督察情况,设置“整改进行时 青海在行动”专栏,及时更新整改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新媒体矩阵,宣传文旅重要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关切。省审计厅公开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民生事项等方面的审前公告27项,公开审计部门权责清单通用目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省医保局加强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政策落地、医保三大目录动态调整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医保重点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各地各部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注重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联系,更好满足企业群众个性化政府信息需求。2024年全省共收到和办理依申请公开1235件,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征地拆迁、统计数据等方面。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持续巩固规章集中公开成果,稳步推进规章历史文本收录工作,依据规章公布、修改、废止情况,健全规章库动态更新机制。持续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规范公开和评估清理,方便公众查询获取。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科学确定公开方式,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2024年全省清理整合,关停注销功能相近、实用性较差的政务新媒体98个,数量进一步精简,信息发布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方面。强化全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部署青海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测检查扫描系统,对全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全天候监管巡查。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渠道,开通“青海政务”抖音官方号、微信视频号,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以短视频形式发布政策信息,政务公开形式不断丰富。与青海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直通12345热线”专题栏目,对群众关注较高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采访,制作推出现场采访类节目68期,提升民生领域政府信息发布质量,扩大传播范围,助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2024年,全省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93万余件,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五)监督保障方面。启动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整改提升建议。组织举办2024年全省政务公开暨电子政务工作培训班,省直各单位,各市州、县政府,中央驻青单位120余名负责同志参训。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政务公开业务指导。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5 | 12 | 175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234 | 692 | 2189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397893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504462 | ||
行政强制 | 13993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19540.8409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097 | 31 | 7 | 2 | 53 | 45 | 123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504 | 21 | 6 | 0 | 19 | 18 | 568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16 | 4 | 1 | 0 | 27 | 6 | 154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24 | 0 | 0 | 0 | 0 | 0 | 24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14 | 1 | 0 | 0 | 0 | 0 | 15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9 | 0 | 0 | 0 | 0 | 0 | 9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12 | 0 | 0 | 0 | 0 | 3 | 15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13 | 0 | 0 | 0 | 0 | 0 | 13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2 | 0 | 0 | 0 | 0 | 3 | 5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1 | 2 | 0 | 0 | 0 | 1 | 4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11 | 2 | 0 | 0 | 0 | 0 | 13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347 | 1 | 0 | 2 | 6 | 12 | 368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3 | 0 | 0 | 0 | 0 | 2 | 5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17 | 0 | 0 | 0 | 0 | 0 | 17 | |
2.重复申请 | 5 | 0 | 0 | 0 | 0 | 0 | 5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7 | 0 | 0 | 0 | 1 | 0 | 8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1086 | 31 | 7 | 2 | 53 | 45 | 1224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27 | 11 | 14 | 4 | 56 | 10 | 0 | 2 | 1 | 13 | 7 | 1 | 3 | 5 | 16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标准需进一步规范;二是公开平台的渠道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二)改进措施:一是指导各地各部门对照法律法规关于主动公开信息的规定,编制法定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对照目录依法规范推进公开。二是把政策公开作为工作重点,从企业群众的需求出发,做好政策精准推送和实质性解读。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未收取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