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发改委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附表。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www.qhfgw.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青海省发展改革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0971-6305705,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4号。
一、概 述
2013年,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在上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青政办〔2013〕233号)、《2013年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公开方式,拓展公开领域,充实公开内容,增强公开实效,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咨询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
1、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为顺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证工作有序进行,我委制定了《省发展改革委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等相关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制度建设、组织领导和保密审查等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规范。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积极派员参加省政府办公厅举办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平台建设,推动信息上网。我委高度重视网站建设工作,2012年拨专款对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重新制作了首页,增设了处室子页,增加了政民互动栏目和在线服务功能,调整了栏目设置。2013年初新版门户网站的正式启用,有效弥补了我委门户网站在服务、互动等栏目上的缺陷,进一步充实了网站公开内容,为社会公众查阅公开信息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平台,提高了我委的工作透明度。
3、突出公开重点,充实公开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2013年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要求,根据我委工作职能,进一步加强了价格、收费以及价格监督检查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深化了重点领域政府信息的公开。一是价格信息方面。我委在发布定价项目价格时,均及时对最高指导价予以公示。在后期调价时,我委积极做好调价信息的公开工作,特别是成品油、天然气、电力、药品、食盐、教材等价格调整时,及时联系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开信息,并积极主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确保了调价项目的平稳出台。二是收费信息方面。及时公开调整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情况,并在我委门户网站上公开现行的收费标准(包括2008年以前制定且现行的文件)。同时,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取费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8〕44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1828号)有关规定,经报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会同省财政厅于2013年12月出台了《关于我省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试行期两年),规范了我省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活动的收费标准和收费行为。三是价格监督检查方面。2013年,我委加大对价格和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力度,对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价格违法案件,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处罚结果,在主动服务公众、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4、完善公开渠道,发挥媒体作用。为提高信息公开的速度和范围、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需求,我委积极改进工作方式,主动和记者沟通,联合媒体向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政府信息,与省内外10余家新闻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扩大了发布信息的受众面,有效提高了时效性和影响力。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解答群众关切的问题,准确提供政府信息,提升了公信力。及时召开和参加省政府安排的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客观、全面分析情况,在正确引导舆情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2013年3月,部分网站显著位置出现“近期我国天然气将大幅涨价”的消息,省内个别媒体未经核实转载了《天然气价格下月将大幅上涨》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西宁市出现用户排队抢购天然气的现象。我委及时联系宣传部门反映媒体报道不实消息的情况,并主动联系媒体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多次组织媒体采访,积极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做到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妥善解决了天然气抢购事件,维护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我委按照《条例》规定,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我委注重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深化,针对《条例》第九、十条规定,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55条,较上年减少1%,全文电子化率达100%。本年度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文件类信息289项,较上年增长53.7%,占总数的38.3%;非文件类信息466项,占总数的61.7%。其中:公开有关政策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类信息8条,占总体比例为1.06%;公开有关规划计划类信息2条,占总体比例为0.26%;公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205条,占总体比例为27.15%;公开价格收费及价格监督检查类信息130条,占总体比例为17.22;发布发改委工作动态类信息410条,占总体比例为54.31%。
2013年,我委制发的主动公开文件已在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并按时报送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和西宁市政务公开服务大厅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方便公众查阅。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我委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都已在时限内完成答复工作。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2013年,我委共接受群众咨询180余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60余次,当面咨询接待20余次。2013年,我委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为380人•次/天,其中“发改委文件”栏目点击率较高。我委主办的青海经济信息网日均访问量为1700人•次/天,其中点击率排序较高的依次是招标与采购、信息快递、招商与项目、价格公示等栏目。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2013年,我委未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件;未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件;且未收到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件(包括信访、举控)。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2013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支出未单独列支,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行为。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3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正常,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一是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开步骤及程序掌握不够熟练,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力量有待加强,需配备专职人员承担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已于2013年2月1日起施行。我委将继续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及时公开主动公开信息,认真处理依申请公开信息,不断提升发展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八、相关说明与指标统计附表
统计范围未含我委下属依法行政行使职权的单位。
附表:
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报表(年报)
填报单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填报时间:2014年3月20日
名 称
计量单位
全年统计
制作、获取政府信息总数
条
3180
其中:1.主动公开信息数
条
755
其中:制发公文
条
289
《发改委信息》
条
101
其他信息
条
365
2. 作为依申请公开信息数
条
1691
3. 不予公开信息数
条
734
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总数
条
2
1. 当面申请数
条
—
2. 传真申请数
条
—
3. 电子邮件申请数
条
2
4. 信函申请数
条
—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条
2
1. 同意公开答复数
条
1
2.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条
—
3. 否决公开答复总数
条
1
行政复议数
条
0
行政诉讼数
条
0
公开信息收取费用总额
元
0
公开信息收费减免总额
元
0
公开信息收费减免人次
人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