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走进玛多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7-08-22 10:07    编辑:马燕燕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8月21日,由青海省委宣传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广汽传祺主办,西海都市报承办,全国近五十家媒体参与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采访团走进黄河源的玛多县,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当日下午,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主任利加,管委会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甘学斌接受记者的采访。

      8月21日, “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采访团前往的采访第一站—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就在玛多县境内。玛多县地处青海省西南部,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腹地,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这里交通便利,多条公路、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已成为进藏入疆出川的重要交通枢纽。玛多生态地位突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

      引人关注的是,玛多县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有大小5050个,较大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冬格措纳湖、星星海,其中扎陵湖、鄂陵湖被世界湿地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前往玛多的路上,媒体记者被高原的美景震撼,车窗外的藏野驴、野鸭子、高山兀鹫,引得大家频频按下相机快门。

      “半天时间经历了阴天、小雨、大雾、大雨、蓝天白云,才知道工作在这里的国家公园管理人员生活不易,工作艰辛。”大河报记者丁丰林说。

      21日傍晚,为了让媒体记者们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有初步了解,黄河源园区管委会接受了媒体采访团的集中采访。

      甘学斌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包括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和星星海2个保护分区,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涉及黄河乡、扎陵湖乡、玛查理镇的19个行政村,2687户7411人。

      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的工作,就是开展黄河源园区冰川雪山、高海拔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强化高原兽类、珍稀鸟类和特有鱼类种质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突出对黑土滩、沙化地及水土流失区修复。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紧扣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黄河源园区各项体制试点工作,在管理体制创新,打破“九龙治水”,建立行政管理新体制,注重整体保护,完善生态保护新机制。

      对园区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水产养殖基地等各类保护地功能重组、优化组合、执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创建生态管护新模式,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园区内设置生态公益岗位管护员1684名。

      此外,黄河源园区管委会按照山水林草湖一体化管护的要求,构建了“生态管护+基层党建+精准脱贫+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六位一体的生态管护模式,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理体系。采访现场,全国各地媒体就扎陵湖-鄂陵湖湿地保护、星星海沙化草地保护的重要性等问题开展采访。甘学斌说,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全力保护好生态,将黄河源园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祁宗珠 郑思哲)

      相关新闻

      黄河源头别样“圆桌会议”

      8月21日, “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到达采访的第一站玛多县,因当天到达的时间比预计时间要晚,采访团启动一次别样的采访。

      17时35分,玛多县委副书记、县长利加,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甘学斌来到餐厅,接受记者的采访。

      两位采访对象刚落座,在场的记者们便迅速拉着椅子,沿着用餐的圆桌围坐了一圈。短短的一个小时里,记者们不时提出问题,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生怕漏下被采访对象所讲的每一处关于三江源的细节。就在利加与甘学斌即将离开之际,不少记者还围在他们身边,不断地提出问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