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豹 大自然的完美力作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7-01-26 09:37    编辑:许娜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豹,全身颜色鲜亮,棕黄毛色上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它灵敏、有力、强壮,被誉为“大自然的完美力作”。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肖凌云说:“金钱豹和雪豹是三江源生态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是我们了解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传出了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4月25日“杂多宣传”在网络上发布了“中国雪豹之乡频现雪豹与金钱豹”的文字和图片,引起国人,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和保护部门的高度关注。

      自2000年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内自然生态不断恢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多年不见的雪豹在杂多县、治多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等地频现,在三江源还出现雪豹多次光顾牧民家和逛县城的故事。

      2015年4月10日,一只雪豹误闯入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觉拉乡布卫村牧民家中,被牧民抓获后放归野外。同年10月10日晚,一只雪豹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杂多县县城的街道上,当地居民合力将雪豹赶回了大山。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开展智慧化保护区建设,在野生动物出没区域安放了许多红外触发照相机,并发挥社区牧民的优势,由牧民监测员及时观察收集影像资料,发现雪豹的镜头不断出现。

      在依托自然保护区开展10余年保护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组成,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旨在解决“九龙治水”,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阵、分散管理的弊端,探索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 。

      就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紧锣密鼓地运作的同时,三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工作,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监测工作一如既往地展开。近年来,杂多县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组织,开展大型兽类调查工作。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于2007年在北京成立,是一个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创办人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主要任务是在中国西部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并推动自然保护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公众意识中的主流化。

      吕植教授是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是一位30余年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女专家。1981年,16岁的吕植考上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又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从此走上了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之路。她曾任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与保护区中国项目主任。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吕植就开始关注三江源的生态,关注野生动物保护。2013年,吕植率领的三江源野外科研团队在玉树州通天河沿岸保护分区和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目击到7次雪豹活动的踪迹。

      2016年1月,由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会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备忘录。在遵循有序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下,杂多县昂赛乡已形成40人的牧民监测团队,在总面积8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布设有44台红外触发相机,由牧民主导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曾首次捕捉到雪豹求偶交配画面。

      2016年4月,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牧民监测员在300平方公里范围内监测到至少13只雪豹个体以及3只金钱豹个体,首次证明在青藏高原东部区域雪豹与金钱豹种群的栖息地重合。

      无独有偶,2016年2月28日,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的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露山脊,一只金钱豹于下午16:42分经过相机前;2小时后,一只雪豹在18:56分以同样的方向走过红外相机。

      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由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中,首次在澜沧江源的杂多县昂赛乡境内记录到了金钱豹带幼崽的视频资料,表明金钱豹正在实现本地的种群繁衍。

      据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赵翔介绍,金钱豹带小崽的视频资料,作为科学上的重要记录,证明了金钱豹并非偶尔游荡到澜沧江源的孤立个体,而是在三江源进行繁衍的本地种群。

      除雪豹和金钱豹外,红外相机还捕捉到了白唇鹿、猞猁、棕熊、水獭、岩羊、狼和赤狐等多种兽类。

      千百年来,猫科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猫科动物无论是驯养还是野生的,已吸引人类数以千年。而在这段时间里人类与这些动物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人们曾把它们作为猎手一样重视,作为神一样崇拜,它们时常被作为美妙、优雅、神秘和力量的象征,成为诸多艺术家和作家特别喜爱的主题。

      在纳入青海省范围的2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豹有雪豹、金钱豹和云豹3种。据史料记载,金钱豹和云豹在100余年前的20世纪初曾在青海境内有活动,以后就成为史料和文字存在着。雪豹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也不见了踪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国内相关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青海昔日雪豹出现的区域进行联合考察半个多月,结果连雪豹的粪便都没见到。一度专家们认为雪豹在青海境内已绝迹。近年来雪豹的频频再现,特别是金钱豹的出现,进一步表明了生态环境的好转。

      雪豹和金钱豹都属于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食肉动物中最艳丽、肉食性最强的一科,也是陆地食肉动物中实力最强的一科,其家族的足迹遍布地球除南极以外的各个大陆上。从狮子、老虎、豹、猞猁到猫,都属于猫科动物,目前分布在地球上的猫科动物有38种,而中国有12种。所有猫科野生动物都是食肉动物。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豹和猫还会上树。它们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如今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有些猫科动物如虎骨是珍贵的医疗药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栖息地破坏等原因,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

      “金钱豹”,中文名叫豹,俗称为“金钱豹”、“花豹”、“银豹”和“文豹”,最大的特点是全身颜色鲜亮,棕黄毛色上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加上它灵敏、有力、强壮的行为,被誉为“大自然的完美力作”。在中国,豹至少分布有3个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云南西双版纳还有印支豹,印度豹只分布于西藏。

      豹曾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动物。历史上,豹占据了约35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其分布横贯非洲和亚洲。在中国,豹曾广布于除干旱戈壁沙漠和海拔4000米以上西部山地之外的中国全境。雪豹活动于亚洲高原地带,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到西亚、中亚,中国西北部的一些高山都是它的活动范围。比起雪豹,金钱豹昔日的家园要大的多。这俩放大的猫虽然名字里都有个“豹”,其实血缘关系比较远。它们同属于猫科,但金钱豹是豹属,雪豹是雪豹属。论亲戚关系,雪豹倒是和老虎略近一些,样子酷似缩小的老虎。

      豹是典型的森林型封闭生境动物,雪豹则可以在开阔的高山地带活动,同一个活动区域有时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去不了一次,人称雪山之王。按说这俩生活习性和环境有较大区别的豹平时是很难碰上面的,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总会有奇迹出现——在青藏高原,豹和雪豹同域出现了。这对关怀三江源地区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人们在欢喜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担忧。

      在金钱豹未出现以前,雪豹是三江源区野生动物中居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生存能力极强,食物包括岩羊、盘羊、狍子、旱獭等。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曾提出一个担心: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线不断上移,森林的分布线也在逐步上移,这给了金钱豹向高海拔地区扩张的可能,金钱豹可能会进犯到雪豹的栖息地,与其形成竞争,金钱豹的生活区域扩展,会吃高海拔区域的猎物如岩羊、旱獭等,这同样也是雪豹的食物。金钱豹个体与雪豹相仿或略大,其猎物范围要大于雪豹,捕猎策略与雪豹也非常接近。那么当金钱豹能够进入到雪豹的活动区域,雪豹将如何应对这一强大的竞争者呢?全球变暖是否真的在导致雪豹的栖息地缩小?又或者其实数百万年来这两个物种早已学会了共处、并以一种我们尚未了解的规则来避免冲突?一切都有待于科学的监测与研究才能得到答案。

      人们还有一个担心,就是人类活动对金钱豹和雪豹的影响。

      人们把大型食肉野生动物称作猛兽,特别是对虎豹类野生动物谈其色变。豹其实较为“亲民”,只要人们愿意保护它们,它们可以在人类主导的景观中生存下来。然而,近几十年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干扰甚至破坏下,豹的栖息地被人们大量开发侵占,成为碎片。特别是那些密如蛛网的网围栏,严重限制了野生动物活动和觅食范围。栖息地的丧失加上猎物的减少,野生猛兽们不得不铤而走险,与家畜饲养者发生冲突,人类靠自己的智慧设法灭除给自己造成威胁的猛兽,导致豹呈急剧减少的局面。

      据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李娟等人,在英国新一期《生物保护》(Biological Conservation)杂志上报告,随着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影响,到2070年,雪豹的适宜栖息地可能会丧失23%,雪豹将会朝海拔更高、维度更高的地方迁徙。而这丧失的23%的适宜栖息地,很有可能被金钱豹等原先低海拔的顶级食肉动物所占据。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顾问、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肖凌云说:“金钱豹和雪豹作为三江源区域的顶级食肉动物,种群之间的共存和竞争关系,是三江源生态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澜沧江源区域的监测发现对于金钱豹和雪豹种群关系的长期观察,是我们了解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作为领地意识强盛的旗舰物种,一只豹的领地范围从13-1000平方公里不等。它需要足够的栖息地面积以及保存完好的生物多样性,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及繁衍的空间。因此,豹的地位十分关键,它的生存状况,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好坏。如果我们可以很好地保护豹,其他物种也将从中受益。

      雪豹的频频出现和金钱豹的再现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一个亮点。也给三江源国家公园提出了一个如何给这两个豹提供一个安宁的家园的问题。保护金钱豹和雪豹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源地,让人类远离这些野生动物也许是永恒的主题。(董得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