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升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水平,近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4年航天技术将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根据协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双方将以加快航天技术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用、促进建立适应三江源生态特征的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为框架,建立高层共同研究决策、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项目共同编制申报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科学化、现代化、应用化发展。
协议还明确将依托空间院卫星遥感、无人机、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资源优势,加快提升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建设、智慧国家公园建设以及在综合监管、服务民生方面的应用。应用成熟国产卫星通讯、多种新能源复合能源站等航天技术,共同建立满足天地一体化监测、移动执法和国家公园管理示范,建立适应高寒、地广人稀和环境高标准地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适用处理技术示范,建立高寒区太阳能集中供热站示范。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经常性技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提高三江源国家公园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水平。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遵循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理念,必须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的理念,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规范和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建立我国首个国家公园,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