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让“最美湖泊”更美更和谐——共和县重拳整治青海湖景区沿线“两违”现象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19 09:53    编辑:许娜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六月的青海湖,天蓝水碧。记者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至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沿途采访时看到,当地群众正在拆除景区内的违法建筑、清理清运建筑垃圾……仅仅十多天的时间,环青海湖景区共和沿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连日来,共和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并成立环青海湖景区共和沿线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环青海湖景区共和沿线“两违”整治工作,旨在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整治举措,实现青海湖景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

      “违规用地是指未经批准或许可,擅自将自己承包或租赁的土地转包或转租给他人的行为……”在共和县江西沟乡会议室内,“两违”整治工作小组人员向农牧民群众宣讲《土地管理法》法律法规,在开展“两违”整治活动的同时,共和县组织县国土、建设、农牧等单位及各乡镇向环湖地区个体工商户、违建户、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农牧民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

      倒淌河镇甲乙村村民索南加说:“我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多少政策和法律知识,听了干部们的宣讲,我知道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宣讲活动切实为农牧民群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精神食粮,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让群众明白了事理,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了思想观念。

      此次“两违”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小组,从全县范围内抽调干部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对环青海湖景区共和沿线在建的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拆除清理,恢复原有土地和草场生态面貌。

      在黑马河乡,“两违“领导小组成员、共和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赵久文正在督查拆除一处违建“假景点”。据他介绍,“两违”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领导小组各成员一直在乡上蹲点,全面摸清了底数,查明了实情,并监督个体商户、农牧民拆除违规建筑及帐篷接待点。

      黑马河乡经营“帐篷休闲营地”的宋老板说,虽然“拆违”对经营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暂时的,为了长远着想,他支持拆违工作,认为政府应统一规划和治理,如今,景区环境既能得到改善,又能杜绝无秩序、乱收费等现象。

      黑马河乡附近不少做生意的商户和宋老板一样,认为整治违建不仅让景区环境好了起来,而且维护了群众利益,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

      黑马河乡党委书记严海明介绍,违建者主要为外来投资者与当地农牧民群众私下达成土地买卖、流转协调,约定分成,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环湖集镇、天然牧草地上开展非法建设。违建地主要集中在黑马河乡集镇沿线,环青海湖景区共和沿线石乃亥至倒淌河109国道内外侧、青海湖环湖东路均有零星分布,主要为砖混结构固定建筑,多数用于经营餐馆和宾馆,少数为居住房。

      记者在《环青海湖景区共和沿线“两违”整治工作报告》中得知这样一组数字:截至目前,共和县依法整治在建“两违”建筑21处,占地面积13277.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31.469平方米,动员群众自行拆除违建彩钢房23处,面积3836平方米……

      共和县政府副县长才洛加介绍说,在彻底解决环湖地区“两违”问题的同时,共和县通过搬迁安置、合理设定乡村旅游点等方式,引导群众按照环湖城乡建设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合法有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旅游点建设,争取逐步在景区形成统一规划、错落有序、景地和谐的大中小乡村旅游景点,走出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景地互补、和谐共进的新牧区、新景区发展之路。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