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今年12只宝宝在庇护所内诞生 青海湖畔新增1个普氏原羚种群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18 10:08    编辑:陈悦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记者从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截至8月17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庇护所今年已顺利生产普氏原羚幼羚12只,普氏原羚庇护所内总数量已达到54只。这说明,在庇护所内普氏原羚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种群。在此之前,青海湖畔普氏原羚共有十大种群。

      “由于普氏原羚在野外的岛屿化分布,不同种群间的基因难以交流,野外种群的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是普氏原羚除了栖息地减少和种群稀少外面临的又一大困境。因而,通过救护中心的成功繁育,不仅增加了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而且也使普氏原羚的物种基因得以保护。救护中心对普氏原羚采取的是半野化放养方式,对普氏原羚的繁育采用的是自然生产,有利于以后的野外放归。”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吴永林这样说。据悉,我省从2003年开展普氏原羚人工繁育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我省在鸟岛划定近4000亩草场,建立普氏原羚庇护所后,将原救护中心救护的普氏原羚半野化、半人工管理和驯养,使该草场成为了普氏原羚安静、无天敌、无致危因素,食物丰富、水源充足的理想生存家园和庇护所。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普氏原羚产羔的季节,为了确保救护中心普氏原羚幼羚的安全,管理局在每年的产羔季节派出两名管理人员,搭帐篷,住在普氏原羚活动的草场里,全天候跟踪监测。正是由于跟踪监测和管理到位,自2011年至2015年的繁殖当中,没有出现过幼羚死亡、天敌捕食等事件发生。救护中心普氏原羚救护繁殖数量不断增加,对今后更好地做好普氏原羚监测宣传、保护、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保存了一份完整的“活体”标本。(王雅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