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大通种牛场投入5000万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30 11:14    编辑:蒋文彬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一边培育研发野血牦牛,改良牦牛品种,促进牧民脱贫致富步伐;一边投入5000万元改善场区生态环境,保护西宁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地生态……近年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保护辖区及周边自然环境,使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省大通种牛场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黑泉水库上游,是我省重点天然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根据省、市关于做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十年来,该场通过各种渠道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目前,水质检测、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转运、人畜饮水工程等2000万工程项目仍在进行中。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全场实施退耕还林2000亩,植树20000余株,完成人工草籽补播多年生草地建设面积20余万亩,河道两侧修建防护围栏10万米,编制石笼1000立方米,有效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控制了水土流失。同时全面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场区单位责任考核目标,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去年,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全场拆除牲畜药浴池5个,对兽医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回收,并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在场部人口相对集中区新建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1座、定点垃圾池20处、旱厕9处。还协调有关部门关停河道两旁茶园3处,设立场区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站1处,每年劝阻外来旅游人员1000余人,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

      据种牛场负责人介绍,通过扎实开展环境治理,该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宝库河入库泥沙量,改善了草场生态环境,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保证了黑泉水库水源地饮用水的安全。(罗连军 吴庆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