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湟鱼数量逐渐增长 群防群治,共同保护湟鱼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5-02-17 10:11    编辑:蒋文彬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销毁绞丝挂网100余盘,下网机5台。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渔政检查站,联合青海省渔政总站、海北州渔政支队等部门以及自发组织的沙柳河镇红山村村民,对青海湖烂泥湾进行了抽网放生活动后销毁收缴鱼盘的情况。

      2月10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距离县城40多公里处的泉吉乡渔政管理站,站长洛藏和其他几名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整理档案。眼看到了年根,为保证湟鱼不被偷捕,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刚察县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才旦,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渔政工作人员。他说,渔政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干起来却不容易,白天巡逻,晚上蹲守,而且大部分时间是晚上工作。针对偷捕人员,他们会选择便道、铁路桥等地方设卡检查,并采取24小时蹲守。

      听到“怎样才能知道湖里是否下过网”这个问题时,他说:“白天我们上冰巡逻,根据摩托车行驶过后留下的车印来判断是否有‘鱼郎’在活动,另外通过望远镜观察冰面上是否有突起的冰堆,晚上则依据湖面上的灯光及机动车的声音来判断是否有违法捕捞人员在活动。”他从上衣兜掏出一个小记事本,“村民自己组织上湖清网20次,抽取渔网120鱼盘,放生400余斤”……记事本虽小,却记录了很多信息。

      在泉吉乡冶合茂村,牧民措斗加对渔政工作人员的工作赞不绝口。“我家里有执法工作组发放的便民联系卡,平常放牧的时候要是看见冰面上有人活动,我会及时和他们联系,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赶过来。”回想起这两年的封湖育鱼工作,他说,牧民们能积极参与到群防群治中,并且主动劝说自己身边的朋友不要捕鱼,引领其他群众,加入到保护湟鱼的队伍当中。

      “人员少,管辖范围大是渔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涉及到生态保护,涉及到群众的利益,工作再难,我们也要挑起重担!”

      如今,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群防群治的队伍中,农牧民都签订了“不捕捞湟鱼”的保证书,各村也成立了巡湖队,这些无疑为保护湟鱼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才旦说,为保护裸鲤资源,全县同心协力,携手打击非法捕捞,使湖内湟鱼的数量逐渐增长,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刁永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