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青海:大美之魂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21 15:18    编辑:马秀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多年前,当人们提起“青海”,往往要用贬义多于褒义的形容词来修饰,在众多的词汇中,寂静的、神秘的、荒凉的、遥远的、原始的,落后的、自然的、粗犷的、纯美的……这些词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使人们对美丽富饶,博大深厚的青海高原和高原文化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疏远。现如今,“大美”二字已经成为包装青海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的惟一标签,且逐渐深入人心。“大美”二字中,蕴含了青海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全部精神内涵,为这个祖国西部遥远的省份,赋予了一种令人向往的情感寄语。

      当人们的脚步从刚刚踏上青海高原这片神奇土地的那一刻起,就会体验到无处不在的“大美”风貌。在众多摄影人的镜头世界里,高原非同寻常的特质在不同的主观意识驱使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光线条件以及不同的变化过程中,都会毫无保留地向视觉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雄浑壮美且灵秀妖娆的青海高原几乎涵盖了中国版图上的全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征,是写实性摄影师的光影捕捉平台。万千的气象条件是象征性摄影师的抒情天地,丰富多彩的多民族宗教文化,是叙事型摄影师通过影像手段展现人们精神世界的沃野。尽管如此,摄影艺术对自然与人文的刻画,都万变不离其宗———巍峨的山脉,灵动的湖水,青青的草地,奔腾的河水,神秘多元的高原文化,无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在画面中,人们多会在赞叹大美青海之余,将心中对大美青海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仰慕化作心中丰富的情感因子,继而转化为一幅幅被摄影人的主观意识艺术化、风格化、大众化的影调。

      大多数时间里,对于眷恋这片土地的摄影师而言,同大美青海的人文与自然的对话过程,无论在情感寄托、情绪释放、创作灵感的激发和艺术的发现上所能涵盖的全新视野,会远远大于相机镜头简单的记录过程。原本,青海是华夏文明最初的发祥地之一,昆仑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多民族,多种宗教文化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碰撞交织,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和辉煌无比的艺术成果,使青海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现平台和保护地。青海多民族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使青海成为了一幅多文化和谐共存的绚丽画卷,由此,青海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神奇的大自然同样赋予了青海高原不同的特质,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过程中,青海高原成为了三江源头,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之水自天而下,无私地养育着中华文明。

      青海,正是有了这种底蕴丰厚的文化和雄浑博大的自然风貌,才无愧于“大美”二字的深刻含义。作为摄影人,只有透过表象,将事物的原本属性通过思想意识,通过情感的抒发,通过摄影镜头在瞬间转化为美的象征性符号,转化为更深更广的精神层面含义,才能够在青海高原这座天然的摄影艺术殿堂获得心灵的重生和艺术的升华。(刘毅)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