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关注 相关政策 环保在行动 访谈实录 和谐家园 理论文章 三江源大事记 美丽三江源

    科考发现:澜沧江源水生生境基本为原生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10-24 10:22    编辑:马燕燕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科考人员近期在青海经过细致考察后发现,澜沧江源水体质量良好,水生生境基本为原生态,水生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之一。作为世界第六长、亚洲第三长河流,澜沧江由北向南地跨我国和老挝、泰国和越南等6国,流域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

      澜沧江源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活动行程3000余公里,海拔落差3000米,是青海省继长江源区科考及黄河源区本底调查后,又一次重要的水生生物专项调查活动。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西南大学等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加了科考活动。通过对澜沧江源主要河流吉曲、扎曲和子曲开展水生生物资源、水生生境状况、鱼类致危因子等方面开展调查,共监测到土著鱼类4种、外来鱼类1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0余种、底栖动物6种、两栖动物2种,确定土著鱼类产卵场2处。

      “科考人员经过检测,发现澜沧江源水体质量保持良好,水生生境基本为原生态,水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水生生物保护意识强,保护成效显著。”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监测科副科长李柯懋说。

      据了解,澜沧江全流域分布鱼类162种,河源记载有11种,其中青海省境内分布有8种,澜沧裂腹鱼、裸腹叶须鱼、细尾鮡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这些水生生物资源对维系鱼鸟共生体系和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是青藏高原生态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此次调查科考活动基本摸清了澜沧江源水生生物资源基本现状,为进一步做好三江源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何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5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www.qinghai.gov.cn]专题制作
青ICP备08000030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