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之后,西宁市政府及地方志工作机构面对二轮志书编修工作较为被动滞后的实际,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精心部署,合力攻坚,加快推进二轮志书编修工作。
——领导重视,统筹安排。2016年3月11日第六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后,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副市长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进西宁市地方志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市政府秘书长、主管副秘书长具体部署和督导,逐项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解决修志编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健全机构,落实经费。针对西宁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修人员缺少,编纂力量相对薄弱和工作经费不足的实际,市政府领导积极协调落实二轮修志资金200万元,聘请了8名编修人员,并安排1名调研员牵头负责二轮修志工作。全市110多家承编单位也分别成立了编修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编修人员,为二轮修志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提高编纂队伍业务素质,于3月18日举办了《西宁年鉴》撰稿人培训班。
——明确职责,倒排时间。为形成加快推进二轮修志工作合力,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轮<西宁市志>编修工作的通知》,对市地方志办公室、各承编单位、总纂、各分卷主编提出具体的职责要求。对编修工作建立时间倒排机制,分8个时间节点(阶段)对编修任务进行细化,明确责任单位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确保在2020年12月全面完成规划的10卷志书印刷出版工作。
——统筹推进年鉴编纂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和“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要求,全力推进年鉴编纂推广覆盖与公开出版发行工作。《西宁年鉴》在连续4年公开出版发行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实现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大通县综合年鉴的公开出版发行,城东区、湟中县、湟源县启动年鉴编纂工作,实现市、县(区)综合年鉴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