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青海省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特别是攻坚“两全目标”的工作,谋划“十四五”时期全省地方志事业,9月23日,省地方志办公室在黄南州召开全省市(州)地方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各市(州)及黄南州各县地方志机构主要负责人、省地方志办公室主要领导和各处(社)相关人员参加,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松义主持会议并讲话。座谈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应邀出席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志(1991—2010)》出版发行仪式。
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重要论述选编》《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征求意见稿),通报了全省地方综合年鉴2021卷编纂进展情况以及年鉴评奖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全省第二轮三级志书出版印刷情况,传达了全国名镇志、名村志编纂工作研讨会精神。各市(州)地方志机构负责人紧紧围绕总结攻坚“两全目标”工作、实现“十四五”时期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等作了交流发言。
在听取各市(州)地方志机构负责人交流发言后,杨松义就进一步做好全省地方志工作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举旗定向,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做好新时代新阶段地方志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主要观点和实践要求,特别要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提高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准确理解和把握全省地方志事业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内涵和外延,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奋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二是提高站位,进一步强化对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认识。当前,全国地方志事业进入了法治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完成“两全目标”既是“句号”,又是“破折号”。“句号”标志着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任务已完成,“破折号”意味着有新的目标需要我们去实现。实现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发展,既有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把握规律的问题,也面临着用新的理念做好新的工作,形成新的格局的问题。在新发展阶段,全省地方志系统要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高度,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全省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三是把握大局,进一步细化新发展阶段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要着眼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积极做好我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即,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好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有机衔接;处理好主责主业与统筹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处理好存史、育人、资政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努力探索构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在坚持法治化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下,突出谋划好重点工作;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立足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全局,突出青海地方特色,谋青海事、讲青海话;处理好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力争将全省的“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打造成一个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富有前瞻性、引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规划。四是立足实际,进一步实化构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地方志工作者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信念,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常怀“八心”,即,永存敬心、树立雄心、增强信心、下定决心、倾情用心、保持恒心、平安舒心、各方放心。“八心”合一,就是要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既要承担起修志编鉴这份责任,又要有“功成必须有我”的荣誉感。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既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坚持领导工作实,任务责任实,保障工作实,督促检查实。要对标对表年度目标任务,扎实做好“两全目标”收官、名镇志和名村志的编纂等重点工作。五是着眼长远,进一步恒化确保地方志事业行稳致远的人才队伍建设。事成系于人。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实现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全省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发挥好各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切实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工作。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好《青海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赋予的六项职责,在争取领导、融入主流、主动进位、齐抓共管、协力推动、能效统一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好新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以志资政者、培根铸魂者。
(综合处 杨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