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动态 / 图片动态 / 详细内容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扶贫志》通过终审

    时间:2025/07/04 16:47     已浏览:800 次  
                 6月18日,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青海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扶贫志》终审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主任颜高国主持会议并讲话。青海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朱文平,原青海省地方志办主任王振青,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正华,中国扶贫志丛书终审小组成员、宁夏社科院方志编纂处处长、编审(正高级)贠有强等8名终审组专家出席,《海西州扶贫志》编纂人员及各市州方志办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终审专家组对《海西州扶贫志》进行了严格评审。《海西州扶贫志》2021年9月启动编纂,2023年底形成初稿,先后完成初审和复审,今年5月报送终审稿。在终审会上,《海西州扶贫志》主编、中共海西州委党史研究室(州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赛尔格林汇报了编纂及复审后修改情况,终审组专家在前期认真审阅志稿的基础上,分别作了评审发言。一致认为,《海西州扶贫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比较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2021年全州扶贫事业的重要历程和现状,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志稿观点正确,资料较为丰富,体裁运用较为得当,行文较为流畅,基本符合《中国扶贫志丛书质量标准》《中国扶贫志丛书行文规范》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扶贫志和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但也存在部分篇目设置不够合理、归类不够科学规范、概述内容不够全面系统、数据处理不够严谨、文字校对不够细致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会议原则通过终审,要求认真梳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进一步提升志稿质量,切实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修改完善后提交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审定验收。
                 颜高国代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对省内外评审专家莅会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海西州委、州政府给予《海西州扶贫志》编纂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向海西州委党史研究室(州地方志办公室)、海西州农牧局的参编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颜高国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丽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扶贫道路,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海西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取得了全州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形成了宝贵工作经验和精神财富。《海西州扶贫志》就是一部系统记录海西州扶贫历程的重要文献,客观再现了全州各族人民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进足迹和显著成效。

                 颜高国就做好下一步修改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编纂扶贫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编纂《海西州扶贫志》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承编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扛牢“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全力做好扶贫志修改完善工作,确保编纂出版的志书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二要打造精品佳志。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承编单位要认真研究和吸收终审专家意见,精心打磨志稿。要进一步突出海西州扶贫事业地域特色和典型经验。要认真落实好《中国扶贫志丛书质量标准》《中国扶贫志丛书行文规范》等规定要求,切实严把志书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确保志书的权威性和可读性,努力打造堪存堪鉴、资政辅治的精品佳志。三要压实工作责任。编纂扶贫志责任重大、涉及面广、时间紧迫,目前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要主动向州委州政府汇报,争取支持;要加大相关单位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落实落细修改工作任务;要按照规定节点高质量完成验收和出版任务,为全省其他市州扶贫志的编纂积累经验、探索路子、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