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地方志办公室业务指导处党小组抓实作风建设促进业务工作提质增效
严格检查程序,在创一流上下功夫。全省志书质量检查共涉及已公开出版的省、市(州)、县(市、区、行委)三级志书和一、二轮合并编纂的县级志书及地方志工作机构编纂的特色志书共112部,其中:省级志书58部,市(州)级志书5部,县(市、区、行委)级志书40部,特色志书9部。为确保全省志书质量检查严格、公平、公正、高效开展,此次检查分为初检初评、复检复评、终检终评和集中核查四个环节。初检初评环节,全省志书质量检查工作协调会召开后,被检查地区和单位积极行动,结合各自志书实际,对照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程序关等6个方面评价标准,认真地进行了自查自纠,按规定上报了自查情况报告。6月初,7个志书质量检查工作小组认真履责,采取内部合理分工、相互交叉审评、综合客观评价等形式,按时完成了初检初评任务。同时,集中抽查专班对各小组初检初评过程进行了督促指导。复检复评环节,6月29日上午,召开全省第二轮志书质量检查暨成果评审复检复评会议,听取省志复检复评小组和市(州)县(市、区)复检复评小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确定全省第二轮志书质量检查暨成果评审终检终评小组人员名单,安排部署终检终评工作任务。在复检复评过程中,省志复检复评小组和市(州)县(市、区)复检复评小组在做好各自复检复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相互交叉检查,检查过程公开透明,各个环节严谨细致,确保了复检复评环节公平公正。终检终评环节,6月29日下午,召开全省第二轮志书质量检查暨成果评审终检终评会议,听取终检终评小组检查结果汇报,各位专家充分交流意见并达成一致。终检终评小组始终坚持质量标准要求,内部交叉互评,反复交流沟通,检查结果客观公允,拟定《总述·大事记(1986—2005)》《农业志(1985—2005)》等18部省志分志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志(1991—2010)》等13部市(州)县志为优秀志书。集中核查环节,业务指导处承担全省志书质量检查暨成果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全处干部集中利用一周时间,对终检终评会议拟定的优秀志书从观点、体例、内容、特色、记述、资料、行文、图照、版式等逐一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核查后拟确定的优秀省志分志和市(州)县(市、区)志按程序报送图书质检部门进行审查,最后形成全省志书质量检查工作总体报告。
下一步,业务指导处党小组将立足实际,持续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党组、厅直属机关党委以及办公室党支部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做好全省《扶贫志》《全面小康志》、名镇名村志、特色志等志书的编纂指导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助推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